分卷阅读6(1 / 2)
“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兼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凌凤池,求见圣上!”
小天子心虚气短,不自觉坐得笔直:“……传……凌相进来吧。”
章晗玉站在窗边,假意看窗外风景,拿背对着门,耳听凌凤池平稳的脚步声进御书房来。
第4章
果然,凌凤池进来御书房后,视线四下略一扫,盯了眼窗边背身站着的章晗玉,上前对小天子行礼毕,直接走来御桌前,翻了翻满桌凌乱的经书。
小天子圆嘟嘟的一张脸皱成了包子,眼看着成年男子骨骼分明的手替他把满桌经书收拾得整整齐齐,重新堆回御案右上角,藏在书堆最下面的新连环画本也就此暴露,被抽了出来,顺手收入袖中。
小天子沮丧地喊起旧日东宫的称呼,试图替画册求情:“凌先生……”
“臣在。”凌凤池语气和缓而稳定,开始抽查功课:“陛下的《礼记》,读到何处了?”
“……”
趁小天子磕磕绊绊背书的时候,凌凤池把簇新的连环画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这本画册讲的是周公辅佐成王的典故。正所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忠心不二,辅佐年幼明主,天下归心。
书、画都可圈可点,看得出精心绘制而成。解释清晰而简洁,生僻字标了注音,引用的经文和典故用蓝笔添补,再加上句读。
给不爱进学的八岁小天子翻阅,再适合不过。
凌凤池看得快,几下便翻到末尾,又回头细细地检阅一遍,确定连字带画并无不妥当之处,目光隐含赞许,把画册又放回御桌上。
“中书郎尽心。此书甚好,不同于之前的乡野志怪之类杂书。陛下不必藏着,放课后可以翻看。”
小天子眼睛都放了光,飞快地把连环画本收去身边。
窗边的章晗玉虽然装作没看见也没听见,却适时地插来一句:“陛下,臣花费了五个夜晚编纂此书,又花费了五个夜晚绘制图画。侥幸得凌相一句称赞,臣不敢居功……”
话没说完,就被凌凤池扫来一瞥。
章晗玉转了下身,继续拿后背对着他。
小天子果然拍手笑道:“中书郎编纂图书有功!你要什么赏赐?”
说着便要把御桌上一件玉狮子镇纸赏赐下去:“中书郎可喜爱这个狮子镇纸?朕赏你好不好?”
“谢陛下,臣家中不缺镇纸,不敢让陛下割爱。”章晗玉谢恩婉拒,把玉狮子镇纸又放回御桌,看似随意地感慨两句。
“陛下如今年岁还小,臣有幸在御书房陪伴圣驾。却不知将来,春去秋来,时移事易,等陛下长大了,不知御书房可还有臣的一席之地否……”
凌凤池又侧身盯她一眼,沉着话音隐含警告:“中书郎,御前岂是大发厥词之地?还望慎言。”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í????u?????n????????????????????则?为?山?寨?佔?点
章晗玉瞬间闭嘴。
小天子见凌凤池的态度,也知道自己不该再追问了。
但心里又好奇地仿佛猫抓一般,时不时地瞄来眼风,章晗玉只作看不见。
小天子终归还是忍不住,趁风冷寒凉,使劲打了个大喷嚏,凌凤池果然离开书桌,走去对面墙挨个关窗。
趁这短暂的当口,小天子悄悄地招呼章晗玉走近。
“中书郎,刚才你说了一大堆,什么春去秋来……被凌相给骂了。他为什么骂你?等朕长大以后,你当然还在御书房陪朕的。”
章晗玉便也悄悄地咬耳朵:“谢陛下恩典。臣的意思是,等陛下长大以后,如果臣做不动中书郎了,改在御书房端茶送水,臣也愿意的。却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让臣做?”
小天子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那怎么行!外臣不能做内事,御书房端茶送水的不是宫女就是宦官啊。我听他们说过,一刀割了子孙根的才叫宦官……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