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2 / 2)

加入书签

目光所及之处自是富丽堂皇,但都是些旧样式,像是很久之前就摆放在这里了。

听闻圣上初登基的那几年国库甚是空虚,但其并没有大肆征收国税来丰盈国库,反而一再降税,让普通百姓有喘息之机。就连后宫的皇后娘娘也在提倡节俭之风,现在后宫的衣食用度比其先帝在时已经缩减了一半有余。

赵明笙看着自新帝登基后并未新添置多少奢侈之品的大殿,心中微微触动。怪不得兖州灾情一出,国库立马可以调拨大量粮食支援,这些都得益于新帝登基后这些年的勤俭。若放在先帝在世时,国库里能有余粮就不错了,是绝不可能拿出来这么多赈灾的。

有这样一位君王,是民之所幸。

等了没一会儿,以景流为首的两个侍卫押解着三个被五花大绑的人来到大殿上,他们头上用黑布套着,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所在何处。

“放开我!我可是丞相!你们不能这样!”

“我可是世子!”

其中两个人剧烈挣扎着,叫嚣着,非常的聒噪。景流只后悔没提前把他的嘴堵上。

“放开他们吧。”一道不怒自威的声音自殿堂最高处落下。

原本还拼命挣扎的董松风,听到这个声音后身体瞬间僵住。头上的黑布被取下,重回光明的他立马抬头向上看去。

明黄的殿堂之上,年轻的皇帝就坐在他的龙椅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董松风腿一软,蔫了下去。

“回禀皇上,卑职在搜查刺客痕迹时发现这三人在城门附近鬼鬼祟祟,行迹十分可疑,卑职怀疑他们伙同刺客,便将其了带回来。”

晏瑜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像是才看到他一般,故作惊讶道:

“哟,这不是董丞相吗?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董丞相这会儿应该还在禁足中吧,怎么会被景侍卫在城门处撞见?”

董松风欲哭无泪,他也不想自己出现在这里啊。见到禁军将刺客都擒住了,知道这次行刺计划失败了,他和谨王合计了一番正准备逃跑,就被那个脸黑的侍卫给抓住了。眼下到了这里,他还有什么不明白,一切都在小皇帝的掌握之中。

董松风面色煞白,如果不是见识过他的手段,他还真会以为这只是君主对臣子的一句单纯询问。他身旁的*齐世子此刻更是面如死灰的瘫坐在地上。

见董松风吓得说不出来话,晏瑜又将视线转向他旁边的谨王。他一边转着手上的扳指,一边故作随意的开口。

“还有谨王,朕并没有下旨召你回京,你就不怕朕给你个擅离职守之罪?”

谨王神色一紧,低头道:“回禀圣上,千秋节快到了,臣不过是想回京给您和皇后娘娘庆贺而已。”

一旁得赵明笙惊讶的眨了眨眼,谨王这话说得漂亮,这是在给圣上挖坑啊。

若他真是为了贺寿而来,圣上却要执意为此怪罪于他,虽合乎法理,倒失了情理。

若不是眼下还在审讯,赵明笙倒想为他鼓两下掌。

晏琢在一旁冷笑一声,谨王不愧是老狐狸,谎话张口就来,眼都不眨。

而他身旁的齐世子相比就差远了,此刻只知道瘫倒在地瑟瑟发抖。

啪的一声。

一块铜制的令牌被扔到谨王的面前。

“这就是你给朕送的大礼吗?”晏瑜眯着眼,语气冰冷。

令牌是从刺客身上搜出来的,铁证如山,他倒想看看这个老狐狸还会如何狡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