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2 / 2)

加入书签

这倒是让赵明笙有些为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这荒郊野外的连口锅都没有,让她怎么做饭

仿佛是猜透了她心中所想,曹叔发戏法一般从背后掏出来了一口铁锅。

赵明笙:???

好家伙,这锅看上去起码有七八斤重。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背着这么重的锅走了这么久的路,还能如此脸不红气不喘,比那些青壮年的身体素质还要好。

赵明笙看他的目光中多丝钦佩。

“现在可以了吗?”曹叔咧嘴一笑:“年纪大了,就喜欢吃口热乎的。”

第51章

孙大郎和几个一般年纪的青年聚在一起,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了一个厚厚的玉米面饼子,是他们临行前家里人用铁锅给他们烙好的,这种玉米饼子好存放又管饱,外出携带最是方便。

除了饼子,每个人的脚边还都放着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着自家腌制的酱菜。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玉米面饼子这会儿虽然凉了一些,但还算软和。表面烤得焦黄得玉米饼从中间撕开再里面塞上酱菜,玉米面的香气和酱菜的鲜咸混杂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美味。

他们一边大口咀嚼着,一边看笑话似地望着赵明笙那边。

只见赵明笙起身去了林子里面,经验老道地曹叔则留在原地,不一会儿便用石块砌了一个炉子出来。

这群年轻人看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忍不住小声嘲笑道:“曹叔果然是老了,出门还得背口锅。他也不嫌累得慌!”

“哈哈,就是。再说了,光有锅有什么用,这荒山野岭的没米没面,没盐没油,连像样的菜也没有,她能做出来什么好吃的?”

“哈哈说不定是煮一锅野菜汤呢!”其中一人猜测道,毕竟这山里最多的可就是野菜了。

最开始搭话的人,夹了一筷子酱菜置之饼子上,张嘴又咬去一大口,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含糊不清道:“还是这饼子配酱菜,又管饱又好吃!”

孙大郎漫不经心地吃着手中的饼子,余光却一直注意着曹叔那边的举动,只觉得他们的行为十分可笑。

他们这边半个饼子都下肚了,曹叔那边才把火生起来,这还是在他经验老道的前提下,要是换个人生火的速度还不一定有他这么麻利。

火生好了,赵明笙也提着一箩筐的食材回来了。

这山里的菜统称都叫野菜,但是这野菜也是分品种的,在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光是野菜的种类就有百余种,赵明笙这一箩筐里面也有七八种。

除了几根山笋和野山淮,一把子蘑菇和翠绿的说不上叫什么野菜以外,还有一小把的野沙葱,将箩筐堆得冒尖。

有那眼尖的年轻人瞅了一眼了赵明笙箩筐中的东西,看到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只有一些寻常的野菜,不由轻蔑一笑,“看吧,果然是野菜,我就不信她把野菜还能做得比八仙楼的素八鲜还要好吃。”

“行了,别管他们了,我们吃我们的,吃完再好好休息上一会儿,下午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孙大郎冷笑一声,出言安排道。

在他看来,为了一顿野菜汤忙活这么久,真是不值当!

出门的时候,孟氏交给赵明笙用来防身的小刀此刻排上了用处,她将野山笋剥皮洗净,再用小刀切成细条备用,野沙葱也是如此切段备用。

做饭没有油没有咸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这也难不倒赵明笙。

她也带了一罐子酱菜,*和那些人纯是酱油或是盐巴腌制的酱菜不同,她是用红油腌制的,并且很舍得用油用料。

瓦罐一打开,里面的香味便先一步窜了出来。

“他娘的,什么这么香?”最开始说玉米饼子好吃的那人闻到了香味,忍不住吞咽了下唾液。

他一说完,其他人也闻到了,顺着香味找去,最后发现居然是那赵小娘子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