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上次走的那条路害得大牛的腿摔断了,现在还没好呢......”有人心有戚戚地小声附和道。

“曹叔也老啦,怎么能怪他呢?”还有人嘴上说着不怪曹叔,心里却认同他不行了的说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对曹叔是尊敬的,队伍里有经验丰富的曹叔,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颗定心丸。

但是去年的事就像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就扎在那里,有人一提出来,他们就如鲠在喉、隐隐作痛。

“你们......”

曹叔嘴角微微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归于沉默。

去年的这个时候,雨水颇丰。山上的泥土松软了许多,这才导致了小范围的滑坡。

不过也是他大意了,明知道雨水多可能会有滑坡,可是当时的他看着已经干透的路面以为没有事,就没有考虑那么多。

如果当时他选择走另外一条路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每每半夜梦到当初的一幕,将自己惊醒以后,他都这样责问着自己。

对此他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沉默了许久之后,曹叔迈下石头开口道。

“好,我不做领队了,那你们再选一个出来吧。”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落寞,远没有一开始的中气十足。

一番推举之后,年轻的领头羊成功的脱颖而出。

正是刚才的那位孙大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村的大部分人家都会在山中获取一些除了种田额外的收入,才能养活一大家子的人。

孙大郎也是自幼便跟着家里的大人在山中闯荡,积累了一身本领,认路更是不在话下。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被推举了出来。

此刻他满脸的春风得意,高声吆喝着:“大家都跟紧我!我们出发了!”

说完孙大郎便高挺胸脯走在了最前面,活像一只斗胜了的大公鸡。

赵明笙赶紧低头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赵明笙偷偷瞥了曹叔一眼,他一脸灰败之色,默默地走在了最后,像是被人群抛下一般。

赵明笙落后两步,张了张嘴刚想说些什么,王大婶在一旁扯了扯她的衣袖,“快跟上大家。”

赵明笙只好作罢,将没说出口的话又咽回了肚子,低头跟上了大家的步伐。

除了开头的小插曲以外,后面的过程中气氛倒也算是融洽。

大家毕竟是一个村子的,又都是左右邻里,谁脚滑了或者是没留神脚下的路被绊了一跤,立马会有人拉他一把、施以援手。

赵明笙还在路边发现不少长势不错的草药,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打算回来的时候再去采摘。

这样的和谐氛围到了正午的时候,又生波澜。

“孙、孙大郎!”王大婶气喘吁吁道:“能不能走慢点,我快跟不上了。”

这话一出,孙大郎直直的转过身来盯着王大婶,反问到:“我走的还叫快吗?”

他看了眼日头,语气有些不自觉的急躁:“按照计划,我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快走到山顶了,可我们现在才走到半山腰!”

“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走吧。”赵明笙向他建议道。

她早就发现王大婶喘的有些厉害,于是默默搀扶起她的胳膊,分担起一些重量,但还是不行,王大婶体力消耗的太多了。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出现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只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