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3(1 / 2)

加入书签

,调节胃口。

据说炊事班会自己种菜,并且每天都有人出去采购蔬菜、粮食,附近没有就回梁地,快马加鞭运送回来。

出手如此阔绰,非忠义军不行。

他们渐渐习惯在忠义军中的生活,用不上将生死置之度外,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样毫无压力地过下去,感觉挺好。

俘虏期盼回北狄的心渐而熄灭,就是徐茂赶他们走,他们都不想离开,这里太美好了,他们回去会受罚不说,吃穿都没有保障。

待在幽州放羊,让他们好像回到以前在家的生活,什么都不用担心,无忧无虑。

最重要一点,他们在这里又没有受到什么虐待,还有个组长、班长的职务,看上去好像过得挺不错,可汗岂会不怀疑他们的忠诚?

虽然确实意志已然动摇,但返回北狄,那边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何必上赶着找罪受!

时间一日日过去,北狄俘虏留下的心就愈发坚定,害怕徐茂嫌弃,纷纷搭手帮忙,承担军中的脏活累活,给所有人一个好印象,以求能够留在忠义军。

幽州安宁祥和,因为多出北狄俘虏,要教他们熟练使用汉语,杜采文忙得团团转,无暇分身,遂将军报的任务转交给邓绿华。

邓绿华欢欣雀跃,她记录许多军中情况,尤其跟徐茂一起打幽州,亲身经历,诸多感想无处诉说,正好可以在军报上大展身手。

头条位置,邓绿华放徐茂大破幽州,挥笔写得酣畅淋漓,完美凸显徐茂的英岸形象。

其次是在此次战役中表现优异的士卒,根据功绩进行表扬,基本上是一份作战清单,什么人,做了什么,功劳几何。

邓绿华只汇集各班班长记录的名单,评功部分留出空白,等待徐茂最终定夺。

士卒文章展示地,邓绿华挑选几篇作战感悟,包括技巧分享和个人想法,激励士卒们再接再厉。

最后是夹缝的意见反馈部分,士卒们提出一些疑惑,徐茂解答后,再把问答内容登载在夹缝处,供全军阅览。

邓绿华收集士卒们的提问,大概看了一眼,有询问徐茂能不能增加火箭班名额以及其他选进方式的,也有问改作徐姓后能不能认徐茂做义母的,以及不满意自己名字,还想改名,应当怎样做,炊事班做的豆团好吃,可不可以时常供应,问题千奇百怪。

她将这些问题整理一遍,最重要的,关乎全军大计的,放在上面,生活琐事放在下面,排好顺序,方便徐茂处理。

一张军报整下来,邓绿华汗水直流,她先拿去给杜采文,请她帮忙掌眼,看一下合不合适,等杜采文说没问题,她再报给徐茂。

杜采文低头阅览,邓绿华紧张地捏紧衣袖,等待答复。

“后面都还好,不过大破幽州这里元帅可能不会喜欢,笔墨过厚,情感太浓,只看得到元帅而不见其他人,尤其火箭班迎敌,打压北狄士气,你一笔未写,好像获胜乃元帅得神相助,轻而易举攻破幽州般。”

“元帅说过,不要捧高她,抹灭其他人的功劳,而且军报的大字新闻应当实事求是,顾及全面,不可偏颇失实。”

杜采文最后评道:“你若是就这样拿去给元帅,必定是要重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