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2 / 2)

加入书签

徐茂扫视四周,众人低头思索,不知道真实效果如何,到大家能够自己思考、判断对错,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通过这件事情,她发现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所有士卒都太听话了,人心齐,泰山移,真正上阵打起来,敌方未必是她们的对手。

徐茂意识到这个问题,警惕心强烈,她立刻招招手,往旁边走远几步,对杜采文说:“今日照常上课,读报可以,但士卒们没有疑问,不需要你主动帮忙注解,否则将会增长惰性,不利于学习。”

“久而久之,大家都依赖你的解释,失去自己的思考及看法,你说得再多,那也不过是从她们脑海里划过,短暂停留一两日,实际很快就忘记,用处不大。”

杜采文连连点头,记下徐茂的话,感谢她的指点,眼眶微热,不好意思地低头说:“元帅英明,是属下一时想岔了,幸得元帅及时纠正,不然便要酿成大祸!”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你的想法很好,只是方法走偏了一些,想要激励启迪士卒,怎能放我一人言论?”

公开处刑不能光她受罪,徐茂决定把所有人全都拖下水,指着军报中间位置,建议道:“我认为,这里应当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大家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都可以在这儿说,同时登载先进个人讲话,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你觉得怎么样?”

杜采文眼前噌地亮起,她不仅抚掌赞叹道:“元帅的法子妙极,如此一来,士卒们奋勇争先,愈加努力,力争上游,既可激励,又能明智。”

“不过……元帅,我曾在兵书上看到过只言片语,道是士卒听令即可,无需刻意引导,生出诸多心思,不然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恐怕不利于作战。”

杜采文略微困惑,徐茂这种做法似乎不符合书本教的。

徐茂要的就是这效果,士卒各自想法多了,对她说的话产生疑虑,不听调度,节节败退,而她身死,士卒们也能迅速调整,跑路的跑路。

当然,她不能跟杜采文明说。

徐茂诶一声,蹙起眉毛,不赞同她的话,忽悠道:“此言差矣,士卒要多读书,懂得道理,看清局势,既要听从指挥,又得有自己的思量,如若上级指挥出错,没人提醒纠正,送大军于虎口,损失惨重,这样不是很可惜吗?白白错过挽救之机,作出无谓的牺牲!”

她按住杜采文肩膀,打消她的担忧,语气坚定:“此事关键在于士卒们如何正确思考,倘若大家都明白每个命令背后的意义,又有规矩约束,岂有不听号令之理?”

杜采文缓缓颔首,貌似是这样的。

那本兵书,她只看过一两句,不知整体内容,断章取义要不得。

元帅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迄今为止顺风顺水,已得皇帝诏令,速度之快古未有之,她说必须引导士卒思考,这肯定没错。

“元帅放心交给属下,属下一定认真授课,令士卒开阔视听,明白事理。”杜采文忽觉重任在肩,沉甸甸的,一颗心紧张高悬,生怕再次出错,徐茂对她失望。

徐茂露出满意的笑容,把军报夹缝内容重置工作仔细交代一遍。

她算了算手底下可堪大任的人,不仅外部树敌,内部也大有可为。

好好培养,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是一个强悍的对手,日后完全高枕无忧。

徐茂解决麻烦,顺势计划出一条新思路,好心情地返回帐子看王兴珠她们送来的汇报日志。

杜采文被徐茂点拨,神清气爽,重登讲台,向大家公布一个好消息:“元帅方才说了,偏听一人之言实在太狭隘了,不若兼听,今后军报将录写军中表现优异之士的经验分享,元帅说……这叫优秀士卒代表讲话,将集结全军,在所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