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1 / 2)

加入书签

群里立马淹没其中,完全找不到她,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想不到竟有如此才华。

张秋桂听到班长的话亦是震惊,瞪圆眼睛久久无法回神。

她完全没抱希望,仅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而已,好多字还是她到处请教人,这篇文章才最终完成。

张秋桂感觉脸庞滚烫,羞赧地低垂脑袋,露出一截后颈,不敢抬头回应众人目光。

班长感叹道:“《从军以后》讲了她参加忠义军以后的感想,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完都流泪满面,虽然没有绮丽的用字,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难怪入选。”

众人心思各异,前面班级被表扬终究是集体荣誉,切身感受没有那么强烈,而张秋桂的文章入选登报,大家便心生不少想法。

张秋桂可以,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向下一份军报投稿的念头升起,大家胸腔狂跳,充满无限期待,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书写张秋桂文章的地方,沾沾文气。

班长进入正题,两手捏着报纸朗读文章,声情并茂。

进入忠义军以前,张秋桂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娘子,家里姊妹众多,底下弟弟年纪尚幼,需要她跟姐妹轮流照顾,同其他人家并无不同。

近几年,姐姐们接连出嫁,不像小时候听来传说故事里讲的那样,没有吹吹打打地迎亲,而是穿一身干净衣裳,抱着包袱登别家门,吃顿饭,从此即为别家妇。

轮到张秋桂出嫁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拿不出多余的粮食,几近饿死,相看几家都瞧不上她,说她不够漂亮,不好生养,多一个人多一口饭,拒绝亲事。

她娘愁眉不展,爹终日唉声叹气,家里没有粮食了,她爹请了人牙子过来看,准备卖她给人做奴婢。

这时候,忠义军出现,招募士卒,不仅可以吃上热饭,踏踏实实地睡觉,还能上学读书。

张秋桂感觉跟做梦似的,时常掐痛自己,证明这一切不是她臆想出来的,她真的有了新生活。

班长念到情深处,泪水哗哗直流,众人境遇相似,深受触动,拉着袖子默默流泪。

末了,有人用衣袖胡乱擦脸,握紧拳头道:“这都要感谢元帅,如果没有元帅,咱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谁敢动元帅一根寒毛,我跟谁拼命!”

其余人纷纷附和。

最后到《徐语》栏目,杜采文上课会重点讲解,所以班长简单地念了一遍,让大家提前了解,不作多余动作。

士卒们扒着中间的细长条框研究,班长念一句,她们小声跟读一句,记忆字音字形,努力理解话语意思。

幸而这些言语并不复杂,通俗易懂却富含深刻道理,听完以后用心记,很快就能完完整整地背下来。

宋得雪初到忠义军中,刚好赶上这份军报,颇觉新鲜,她真正看完更加震撼。

忠义军报不简单,它既为士卒介绍天下大事,当前局势动态,又写明军中各方面情况,规矩严明,使士卒了解忠义军,明确自己每日都做了什么,而不是浑浑噩噩做人形兵器。

军报令士卒主动思考,鼓励她们自发投稿,激励人心,加深归属感。

宋得雪感觉这不是训练普通士卒,而是培养能够独当一面、调兵遣将的优秀将领,否则根本不必做这么多。

小士卒,手脚健全,能拎得动刀,上阵砍杀,如此足矣,标准极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