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1 / 2)

加入书签

,万万不能这般轻率,以此做赌。

徐茂要什么,他给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等他安全了,再跟徐茂详谈,事后赏赐。

皇帝划了这道诏书,正色,重新落笔。

第64章

时间紧迫,不容多想,皇帝匆匆下笔,封徐茂为晋王,命她速速进京救驾,破解京都危局。

皇帝在诏书上盖了印玺,拿起仔细检查一遍,又另外加一份写给其他将领的求援诏书,调动长安附近兵马,确认无误后交给冯相,要求道:“这道立即发往晋州,送去徐茂手里,令她赶至京都平息杨牧之乱,同时想办法再将调动兵马的诏书送出去,长安附近将领得命即赶回长安,铲除逆贼杨牧。”

冯相双手捧接过两道诏书,听见皇帝要徐茂进京,他已是惊了一跳,眼光瞥见诏令上面的内容,定睛一看,居然封徐茂为王,他蓦地蹦起三尺高。

“陛下,此妖女来路不明,又善用邪术蛊惑人心,一无祖荫,二无战功,且在晋州、江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可封这样一个女子为王?只怕无法堵住悠悠众口,万望陛下三思!”

冯相难以接受,他也实在琢磨不透皇帝在什么,封赏在外面犯事作乱的女子以王爵之位,企图让她进京救驾,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放朝中其他人于何处,难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可用,天下将士没一个勇士能够赶来救驾?

皇帝长叹一声,扶起冯相,拉着他的手说道:“朕何尝不知道,可是形势如此,你方才不是说这女子惯会使妖法吗?眼下杨牧就在宫城外,随时会强闯进来,我们能抵抗几时,附近兵马可能及时赶至?妖女,利用得好,也是可以解决危困的!”

“为顾全大局,封赏她一个虚名又何妨,待到杨牧之乱平息后,朕再将她收入后宫便是,妨碍不到什么,无需忧心。”皇帝不以为意,这种关头,谁对他有用,他就用谁,事情解决了,失去利用价值,他自然也不会多看一眼。

冯相一时间无语,皇帝年纪越大,愈发贪生怕死,延年益寿的丹药吃着,问道求仙的术士寻着,遇到当前这种情况,竟是一丝一毫求生的机会也不肯放过。

他仗着真龙天子之气在身,广聚各家法术高强之士,将主意打到妖女身上,好确保万无一失,稳坐皇位。

可事情真的会如他想得那么如意吗?

冯相不禁怀疑。

这个徐茂并非普通女子,开口要的就是爵位,目标分外明确,长安变乱平息以后,她真的愿意乖乖进入后宫,陪侍皇帝左右?

冯相心底划过鄙夷,如果他不是皇帝,拥有天下最大权柄,谁愿意诚心服侍,而徐茂答应进入后宫的话,说明徐茂所图更大,危险至极。

皇帝刚愎自用,此时听不进去这些话,冯相思绪转了三转,忍着没说,面上应承,心里却是在考虑后路。

杨牧之乱给他提了个醒,自己权倾朝野的同时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皇帝放权,也是拿他作筏,他的结局不会好过,必须提前筹谋。

京都内众人心思各异,皇帝两道诏书发出去,宫城撑不了太久,冯相匆匆忙忙收拾家当,同信得过的禁卫军中将领一起护送皇帝出奔避难。

然而冯相没想到行至半途,禁军将领忽地发难,要求皇帝处置冯氏,给士卒们、天下人一个交代。

冯相气得跳脚,找禁军将领郝升理论,见到他便咬牙切齿道:“你可别忘了,当初是谁救下你,推举你进入禁军的,你就这样回报我?”

郝升面露苦色,为难道:“相公,此事也不由我,实在是手底下的士卒受杨牧那些歪理邪说影响,不愿被说与奸佞同流合污……咳咳,相公与我有恩,不便欺瞒,我实话跟相公说,最主要一个原因,他们得罪了你,心里忐忑,害怕相公事后算账,这才选在这个时候发难。”

冯相愤然,瞪圆眼睛,“我有心思计较这些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