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2 / 2)

加入书签

当时不解其意,她现在见过丑娘的大箱子,总算明白元帅的苦心了。

箱子打开,里面摆放整齐的纸张垒高,王兴珠蹲下,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纸,定睛一看,最上面简略几笔带过日程,紧接着就在介绍伪玉制法。

王兴珠瞪大眼睛,“伪玉?”

金非玉凑近看了看,解释道:“伪玉质地透明,富有光泽,颇受追捧,不过通常用以丧葬,本是死人用的,部分人家治丧,买不上玉衣,又想撑场面,故而择选跟玉相仿的物件,故而出现伪玉。”

王兴珠感兴趣,说道:“类玉?那何不做成杯盏,晶莹剔透的,漂亮极了,买的人肯定多。”

金非玉摇头说:“制作它需要一种特别的土,延临难寻,只能由胡商帮忙携带,算算本利,用以丧事还行,毕竟是生死大事,慷慨大方些更显孝心,而杯盏的话不太划算,比不上陶瓷。”

“我家倒是拿它点缀过牌匾,不过你应当听说过,全叫贼人窃走了。”金非玉歪头想其他用途,忽然记起这件事,登时咬牙切齿,目露凶光。

她现在仍觉愤愤不平,丑娘辛辛苦苦烧出来的东西被猖獗盗贼偷去,贼人找不到便罢,那些彩玉也下落不明。

王兴珠小声吸气,一下有了印象,原来被人误当金玉窃走的东西就是它,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丑娘真是厉害。

她再低头翻看其他日录,金家大起大落频繁,丑娘总有白手起家、化险为夷的本事,接触的人物行事多,经过她广泛收集、核实、整理,各种新奇冷僻的技艺、行商要旨皆存于当前这个平平无奇的箱子里,王兴珠背后生出一层冷汗,肃然起敬。

“非玉,丑娘的日录太珍贵了,你不怕我偷窃泄露吗?”王兴珠声音微微发颤,她明白眼前这些东西多么重要,几乎是金家的立身之本。

金非玉喟叹一声,轻声道:“我守着现在这份家业足够了。丑娘临终前对我说,她希望有朝一日,日录里的技艺不仅仅是赚得铜钱,而是真正造福于民,令大家过得更好。”

她转头看向王兴珠,认真肃穆,“忠义军的事迹传遍延临,进城既不凌虐手无寸铁的百姓,绝无肆意烧杀抢掠、滋事扰民之举,又纪律严明,队伍行进井然有序,军容风纪整肃。”

“此外,徐元帅催使当地豪门富户施粥行善,救急扶伤,又在丰城平整道路,修筑河工,以工代赈,稳定大家的生活,桩桩件件,大家都看在眼里。”

“忠义军是一支真心护卫民众的队伍,我想,你们或许可以帮我实现丑娘的遗愿。”

即使王兴珠没有登门造访,她也打算去忠义军中走一趟的,今日是赶巧了。

王兴珠心跳如鼓点激烈,万分震撼,黑白分明的眼睛倒映着金非玉的身影,她手指微动,身体颤。栗不止。

良久,王兴珠才坚定道:“我会的!”

金非玉安排王兴珠住下,王兴珠找她借了纸笔,坐在桌案前,屏住呼吸,沉思片刻组织言语,缓缓落笔道:“元帅,我已抵达延临金宅,受旧友金非玉相助,暂时安顿,元帅勿忧……”

她将丑娘的日录写进信中,简述伪玉,询问徐茂意见,如果徐茂需要的话,金非玉会将日录送至晋州刺史府。

王兴珠又絮絮叨叨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忍不住叹句元帅不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