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最好放在登基称帝后,以中央集权的优势调配全国物资,到时候有充足的智囊团人才和修渠人力,能达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徐碧荷和吕飞燕被徐茂一通话震动到,虽然听不太懂具体怎样操作,但好像结果不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原来她们在沾沾自喜百姓对忠义军的赞赏和热情时,元帅已经想到未来百姓如何生活,为做长远打算,提早准备起来了。

徐碧荷羞愧,自己还是欠缺经验,须得沉下心继续学习。

徐茂见她们咬上饼,吃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起疑,顺利自然道:“明日发道告示,征募百姓修路凿渠,包三餐,自带工具,有意向的可以前来报名,徐碧荷,你认字,此事便交给你。”

徐碧荷没有经验,陡然接手这种事情,受宠若惊,本想出言拒绝,可是面对徐茂热切的目光,满脸期望,她蠕动嘴唇,已到舌尖的话转了一圈,变成一口答应:“是,元帅,我会妥善办好这件事的。”

徐茂满意微笑,挥挥手,让徐碧荷和吕飞燕离开。

很好,想必明天丰城就要炸开锅,转而咒骂她残暴不仁了,那么众叛亲离、惨遭仇杀的日子还会远吗?

徐茂打开地图,看了又看,确认思路没错,起身伸懒腰,悠哉哼歌。

这边徐碧荷从屋子里出来,冷风一吹,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她忽然发现问题,猛地顿足,惊异瞪大眼睛,仿佛撞见鬼。

“怎么了?”吕飞燕转头,疑惑徐碧荷为何突然停住脚步。

徐碧荷惊恐万分,大步冲上前,用力抓住吕飞燕的胳膊,像是证明什么,急声问:“我们来丰城的时候似乎绕了路,对吗!”

吕飞燕感到莫名其妙,回答道:“是啊,有什么不对劲?”

徐碧荷脸色煞白,神神叨叨地摇头,“不对,三面环山,修路凿渠,所费巨大,且非一时之功,这样做有何意义……”

吕飞燕说:“元帅不是说为百姓吗?一时半会儿完不成也不要紧,百姓自己修路凿渠,每日拿到三餐吃食,比排队等候豪门富户开恩施粥来得稳当,找那些贵人讨恩赏,要饭吃,还要看脸色受气呢!”

普通百姓也是有自尊的,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粮食,他们不受嗟来之食,骨子里藏着傲气。

前者虽然卖力气,但是踏实,腰杆子硬,遇到纠纷,他们有底气抗争。

而后者仰人鼻息,时常让他们觉得自己境遇悲惨,沦落成讨饭的乞丐,无用的废物,实在可怜,如果有选择,他们不需要这份怜悯。

徐碧荷恍然大悟,但还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她严肃问道:“我们中间可有懂得修路凿渠的人?征募齐全人手以后,如何动工?”

吕飞燕呆愣,磕巴两下,猜测道:“元帅自有安排吧。”

难道元帅还懂得工程之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闻强识,身手矫健,最重要的是具备一颗宽容爱民之心,天选帝星,不怪年少时多有逸闻。

徐碧荷惊叹,她的选择没错,跟对人了。

当前百姓们对徐茂充满好感,徐碧荷趁热打铁,闷在房间里思考如何向百姓讲述修路凿渠的事情,一一列举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和解答方式。

光靠自己不够,她找吕飞燕、唐折桂还有其他一些人参考意见,对不好的地方重新修改。

徐碧荷心口砰砰直跳,微微发热,紧张得睡不着觉,害怕明日遭到百姓质疑,辜负徐茂对她的信任。

“碧荷,你尽管放心,元帅把事情交给你,定是你可以胜任的,况且有什么问题,还有元帅呢!”吕飞燕头一遭见到徐碧荷这么紧张,出声安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