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1 / 2)

加入书签

去了勤政殿请安,皇上召见了,还留了世子一块儿用膳。”

淑嫔听着宫女的回禀,彻底没了胃口,将手中的筷子重重放在桌上,拿过宫女递过来的茶水漱口后,便起身往软塌前走去。

郑穗宁跟着走到软塌边,微垂着头不敢出声。

淑嫔看了她一眼,心中觉着郑氏也是个没眼色的,今个儿她在慈宁宫吃了挂落,郑氏竟是个笨嘴拙舌连宽慰人的好话都不会说,只陪在她这个当婆婆的身边像是个闷葫芦似的瞧着就叫人心里头憋闷。

淑嫔本想发作,可想着郑氏才嫁给儿子几天,康寿侯府又被儿子下了颜面,儿子不喜郑氏,她这当婆婆的反倒要给郑氏撑腰,别叫外头看了笑话。如此想着,便按捺下心中的烦躁,对着郑氏挥了挥手道:“行了,你才嫁进府中多少事情都要你处理,回府忙你的去

吧,不必在宫里头陪本宫了。”

郑氏听着她这话,脸上露出几分忐忑和紧张来,瞧了眼淑嫔的脸色,这才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道:“儿媳告退,改日再进宫给母妃请安。”

说完这话,郑氏便转身退了出去。

淑嫔见着她离开,这才彻底沉下了脸色,不快道:“之前则哥儿去勤政殿请安去上几回皇上也只见一回,这陆秉之进宫,皇上却是每每都要留他说话,甚至留他一块儿用膳。他这当外甥的,倒是比则哥儿这些皇子都像是皇上的亲子,皇上也不怕寒了则哥儿他们的心。”

淑嫔自打失了贵妃的位分如今在宫中最后一点儿体面都没了,倘若不是膝下还有萧则这个皇子,她没有恩宠位分又不高,在这后宫里处境只怕更难堪。

身边的宫女嬷嬷虽然态度依旧恭顺,可每每淑嫔发脾气,也少有人敢劝,甚至觉着在这安阳宫当差实在是没什么好前程,倒不如想法子换个地方,起码不用整日里瞧着淑嫔娘娘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底下人的心思淑嫔没有感觉出来,可伺候了淑嫔这么些年的端嬷嬷却是察觉出几分人心浮动,她使了个眼色叫殿内的人全都退下,这才出声宽慰道:“娘娘何至于生这般大的气,陆世子再如何也绝对越不过咱们殿下去,这亲子和外甥亲疏远近皇上难道心里头不清楚,皇上这般,也不过是看在太后的面儿上,顾及已故淑宁长公主罢了。”

“娘娘如今最要紧的是该劝劝殿下,殿下若是冷落了郑氏,这夫妻不和的事情传出去,瞧着也不像话,兴许皇上还要觉着都是殿下不好呢。若殿下能待郑氏好些,叫郑氏早些诞下皇孙,皇上看在皇孙的面儿上,还能不看重咱们殿下?可别叫大皇子那边儿赶了先,生下头一个皇孙。听说大皇子侧妃许氏快临盆了,只盼着生下来依旧是个女儿,要不然,大皇子那边还不知怎么风光呢。”

听到端嬷嬷这话,淑嫔的脸色缓和了几分,萧瑄膝下已有两个女儿,这一胎若还是个女儿,才真真是叫人嘲笑。

若郑氏早些有孕诞下皇孙,则哥儿在皇上面前也能挣几分体面。

如此想着,淑嫔压下了心中的那些不快,开口道:“罢了,叫他们夫妻先风光风光吧,本宫就不信,陆秉之他能一直风光下去。则哥儿看不惯他,萧瑄那人别看性子温和,半点儿不显,甚至和陆秉之相处的还不错,可实际上,心中怕也早不喜陆秉之了。哪个当皇子的乐意见着旁人在皇上面前如此得脸,反倒衬得皇子们没多少份量了。”

“三皇子还小,我看那位子他想都不用想,退一万步说,不管是萧瑄还是本宫的则哥儿登上那个位子,陆秉之怕都没个好下场,他一个臣子倒显得自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竟然叫本宫跪他。”

端嬷嬷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到底是没说,之前慈宁宫发生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娘娘哪里是跪陆世子和崔氏,分明只是在和太后请罪。

娘娘觉着当着小辈的面请罪难堪,所以才这般迁怒,其实何必呢,娘娘和殿下这般,才显得容不得人。连个外姓的表弟都容不下,落在皇上和太后眼中,只会觉着殿下这人没有气量。

兴许便是看清楚了这个,这回殿下成婚皇上赏赐下来的东西才那般中规中矩,丝毫都没越过大皇子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