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 / 2)
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一般。”
“兴许是因着自小住在外家,哪怕有外祖母护着,也是寄人篱下受了不少委屈的缘故吧。认真说起来,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窦老夫人是知道宁寿侯夫人戚氏的那些事的,听孙嬷嬷这么说也点了点头:“这当娘的都偏心,自然不会再有人真心护着她,是个可怜的。”
“你看人的眼光差不了的,既如此,明日你陪我去宁寿侯府一趟,将这事儿和府里老夫人好好商量商量。”
孙嬷嬷听她这样说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老夫人,太后娘娘既有这个心思,何不请太后娘娘派人往侯府传个话?”
在她看来,太后娘娘是世子的外祖母,又身份贵重,自是有资格管世子的婚事,替世子择一个更合适的妻子的。
太后一道懿旨下来,宁寿侯府难道还敢不从吗?再说,只是换个姑娘嫁到他们卫国公府,实际上对宁寿侯府并未有什么损失。
宁寿侯府若是知道轻重,就该知道这样的选择是最好的。要不然崔令徽这个大姑娘嫁过来当了世子夫人,若是没法子诞下子嗣,也是难以在府里立足。
与其如此,倒不如叫崔三姑娘嫁过来。
窦老夫人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听着这话伸手点了点她:“你呀,咱们也不是多金贵的人,再说,甭管当初崔大姑娘落水一事是有心还是无心,如今开口先要退婚的是咱们。两家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何必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呢?若是太后下旨,难免叫人觉着以权势压人,倒不如我这个亲祖母亲自去府上商量。”
“再说,我也想亲眼见一见这崔三姑娘,看看她性子是不是有你说得那般好,合适嫁给咱们秉之。”
孙嬷嬷听老夫人这般说,也知道不好再劝,老夫人的性子向来宽厚,也肯替旁人想一想。
孙嬷嬷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太后和老夫人既有这个心思,要不要将这事情和世子说一说。”
不管怎么说,也是世子要成婚。
窦老夫人摇了摇头:“先不说了,等事情定下来我再将此事告诉秉之。秉之那孩子对这门婚事也没多上心,对他来说这京城里的高门贵女对他来说娶谁都没多大区别。”
她又有些发愁道:“也不知往后有谁能进了这孩子的心。我倒宁愿他因着崔令徽落水和对他的不闻不问发个脾气,那样看着才像将这门婚事放在心上了。可他,全然没有,如今换个人嫁过来,难道还指望他有什么意见。”
窦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再继续说了,吩咐道:“话虽如此,此事没定下来前先不要往外声张。”
孙嬷嬷点了点头:“事关世子婚事,奴婢晓得轻重的。”
“想来宁寿侯府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毕竟那崔令徽心里也是不愿意继续这门婚事的,如今太后动了这个心思,叫崔令胭嫁给世子,也算如了崔令徽的心意了,不算他们国公府欺负她一个姑娘家。
孙嬷嬷将后面的话放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可她知道老夫人也是这般想的。
......
牡丹院
岑氏才看完了账本,便见着门口帘子打起,心腹齐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脸上带了几分急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