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0(2 / 2)

加入书签

尺绫:“但你今天才出现在我手机里。”

ayi:“那是因为系统升级了。”

尺绫看着眼前的头发丝,发丝快飘到他眼睛里,一根两根的。他嘟囔:“我之前都没见过你。”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n????????5?.?????M?则?为?山?寨?站?点

ayi大概是没听到他的话语,没有作答。床上保持长久的沉默,尺绫才重新拿起手机。

他在短视频里输入“幻想人工智能”,弹跳出来的视频几乎全是AI术语。尺绫不知道是没人脑子里出现过一个能对话的人工智能,还是这些人不出声不上网,和人工智能玩得不亦乐乎。

他同ayi说:“我要睡觉了,你晚上不要放歌。”

ayi只冒出一条波浪线。

尺绫整理好被子,在床上躺好,伸手够灯光开关。他只留了一盏走廊小灯,有少许光亮。

他这晚上,睡得很熟,他很少能睡得这么舒服且沉浸,就像死了一样。

大概是听着海浪声入眠的原因,也可能是实在太累了,这一夜同样无梦。

第二天,他们就要正式开启拍摄,日程是早上去渔村做拍助农公益项目。

尺绫起来,看见公司发的要求,从行李箱找出贴合海边的清新服装,海蓝袖白衬衫的假两件,浅色长裤,穿起来非常年轻时尚。

洗漱完毕后,妆造师上门来给他化妆,几分钟后,就赶往下一个房间。

不久众人集合,跟着工作人员出发到渔村。车开没多久,就停下了,尺绫坐在车边,他一下车,就被阳光照得睁不开眼。

沿海地区的阳光格外灿烂刺眼,像火一样烧眼睛,尺绫不得不眯着。容姚说:“能不能打把伞。”

打了伞还拍什么,全员上一层防晒后,开始向前走。洱南虽然风景优美,但支柱产业只有旅游业和渔业,旅游业不温不火,可代替品很多。

十来年前洱南旅游业小火一阵儿,当地很多人都跟风搞起民宿餐饮旅游服务,准备宰客一条龙。还没赚到钱呢,风头就消散无踪,亏得是血本无归。

他们只能重操旧业,打鱼养鱼,为第一产业做贡献。只是没想到,网络发达了,全国供销地打通,洱南这边养殖成本比其他沿海地区高多了,大规模也发展不起来,于是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

旅游业稍稍有点起色,距离半死不活的线是高了一些。但新时代游客脑子精明不少,也不喜欢吃咸鱼干鲍。养殖业供大于求,甚至是卖不出去,养殖户们唉声叹气。

他们往渔村走,要下一条堤桥,远观这地方发展水平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很多房子由于海风侵蚀原因,比房龄还要破旧。

很多街边卖小首饰、贝壳风铃串、丝巾纪念品的。好不容易有阴凉一点的地方,尺绫才勉强能睁开眼。

他看到有卖墨镜的小摊,停下脚步。

小摊贩见到又是摄像机,又是化妆帅哥,立马知道大生意要来了。赶忙上前招呼。

“买一个吧,都是真材实料,外国尾单,很好用的。”

尺绫拿起一个纯黑的墨镜,款式很基础。小摊贩赶忙说:“可以试戴一下。”

其他人停下来等他。尺绫试戴,虽然说不上舒服,但也还算合适。

李沉星主动帮他问:“这个多少钱。”

“59。”小摊贩自信报数。

听到这价格,向晓把尺绫脸上的墨镜取下来,摸着上面的毛边,粗糙的塑料材质,瞪大眼睛,“你管这要买59?”

“好货的。”小摊贩依旧自信满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