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1 / 2)

加入书签

艺,放着放着,时间一久总会凉的。

现在不拍,更待何时?

节目组临时商议,最终决定:先拍,能不能用以后再说。

万一又火了呢,有尺绫这块金招牌,就有保底。把这段时日记录下来,日后做成番外、后续,在大胆点做成纪实电影,也一样能上平台。

再万一,他们真出不去小石村了。后来者看到这几块硬盘,还能人知道他们做过什么事,最后的日子怎么活……

节目组双眼湿润,咬咬牙,决定就这样干了。

摄像机们前几日充过电后,基本都没用过,电池也还剩几块,能撑数个月的时间。

他们规划,必须要节省,一次就用一部机器,尽量做到全员出镜,不拍无意义的镜头。

不存在谁高光,谁镜头多,平等对待,和拍纪录片一样。

在他们刚举起机器的时候,披着紫色雨衣的村干部,突然紧张地拍响黄家大门。

“谁啊?”楚文斌开门。

见到眼前人时,见到熟悉的紫色雨衣,众人还以为昨晚的抢劫风波传到村委会去了,村干部上门来主持公道。

村干部满脸紧张,急切看向节目组里净一色沉闷的黑衣大汉:“我想来找电视台。你们有没有懂那个什么,那个,怎么收到外面消息的?”

村长昨晚在村委会的收音机边守了一晚,今早昏昏欲睡的时候,收音机突然传来滋滋聒噪声。唐突得他立马清醒,隐约听到几下人声,沙沙沙被盖过去,消失了。

他笃定:“我听到的是对我们的喊话,肯定是国家派人来救我们了!”

但是,这几下人声沙沙声之后,是无穷的寂静。村干部再怎么调试,都没办法接通外界了。

他焦急思索,满头大汗,最终想起来村里拍节目的电视台。他们在电视台,肯定对频道频率广播这些熟悉,说不定有法子联系外面,特意前来敲门求助。

几个摄像大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弄不清楚状况。

“有什么设备,要不先去看看吧。”

陈桐无聊,懒懒一声:“我也想去。”

楚文斌见状,举起手:“我也要去。”

看上去就是俩帮倒忙的,但好在年轻,脑子转得快。节目组本来也没把握,现在他们主动提出,当然是要拉多点人。不然到时候自己搞不定,还能显得人多点,难度大。

尺绫蹲在地上专心看滤水器往下滴水,陈桐一把扯起他:“别老特立独行,走吧,假清高。”

众人来到村委会,进入到内部,村干部给他们开了广播站的门。

主角收音机正放在茶几的中央,端端正正,周围一点杂物都没有,生怕受到外力影响。

村干部拿起隔壁的录音笔,重放方才离开那段时间的录音,结果还是一片安静,什么都没有。

节目组一个大哥,对这些比较熟悉,弯腰看看。

倒腾两下,调到当地频道,沙沙声一会儿后,又彻底熄声。

大哥说:“这收音机,快坏了吧。”

看一会儿,他又说:“信号应该也不好。”

村干部捧着这珍贵的收音机仔细瞧瞧,半晌后,他若有所思:“是时间有点久了。”

天线都弯曲,外壳掉漆得不成样子,从上上任村干部就开始传下来了。

陈桐迷惑地看着:“这叫有点久?明明就是伊拉克战损版。”

“你再努力一下嘛。”村干部祈求,“就靠这个了。”

“修的话有点悬,不过……”大哥思考,“就算修好了,也只是我们能听到他们,他们听不到我们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村干部顿时就傻了,是这样不错。他想要的是和外面对话,不是听外面说话。

在众人还在纠结要不要修这个收音机的时候,沙沙声突然又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