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1 / 2)

加入书签

,除了昱哥儿刚才说的那几道,只有红豆状元糕和淮山雪耳汤做成功了,他脑子里的那些食谱,光是药材就短缺的不行,更别提需要的那些技术和人力了。

开店总不能只有五六个汤膳吧,还要去找顾寒云商量一下药材种类,还有找一些技术人员做一些木质机器来,比如研磨粉的,蒸笼蒸屉什么的,减少人力。

“不客气,相公,我整日只能看你辛苦劳累,我心里难受,我也是笨,读再多的书都无用,帮不了你。”

昱哥儿抬眸,用湿漉漉的眼神看着他相公,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医书他总是看不明白,他相公想出来的点子他也不懂。

他相公字都没认全就去抱着医书读,生怕哪个汤膳里面药材相撞吃坏旁人,又怕药材相克汤膳功效无用,都这么忙了,家里的地也没让他动一下,后院的畜生粪便也没让他碰过,他是真的没有嫁错人,楚云州就是天底下顶好的汉子。

“那些医书生涩难懂,我也是从小就跟药材打交道才学了一点皮毛,你才不笨呢,我觉得你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哥儿。”

楚云州可听不得昱哥儿说自己不好,他笑着屈指刮了下昱哥儿的鼻子,然后站起身来拿瓢舀水,要把锅刷干净做午饭。

“相公你老说胡话,什么最聪明的哥儿,厨房里热,你快些回屋里喝点绿豆汤凉快凉快,我来做饭吧。”

昱哥儿捂了捂通红的脸,伸手把他相公赶回屋里去,然后开始手脚利索的刷锅生火,准备起午饭来了。

午饭吃过后,天气突然阴沉起来,春季多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过一个午觉的功夫,雨就停了,天又热了起来。

楚云州去地里看了看庄稼,没错,自从跟顾寒云解决了药材来源问题,他也不为难自己给地里种什么药材了,老老实实的种了了玉米和红薯,打算是给冬日里多留些吃食种类。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刘家也没找什么麻烦,顾寒云递了消息问怎么还不出摊,他家夫人想他家糕点想得紧,马上要生了都惦记着新的药膳,没办法,这一大早楚云州就收拾收拾出摊去了。

“州小子,等等我。”

楚云州赶着牛车路过村里的梧桐树,突然听到了赵潜的声音,抬头一看果然是他,背着个药箱,拿着篮子。

“怎么了,赵叔,今天去县里去?”

“是嘞,天老下雨,山上的药不好采,我去县里医馆里买点药回来,正好碰到你出门,搭你的车去,省了掏钱了。”

沣水县的街道交错,人满为患,到了县城,赵潜就告别他们买药去了,楚云州一家子则推着平板车到了原来摆摊的旧地方,今天倒是没什么人来光顾,毕竟古代又没有通讯工具告知顾客今天出摊。

不过这样正好方便楚云州,把今天带的吃食摆好,除了固有的茯苓红枣八珍糕,还做了新的花样,红豆状元糕和淮山雪耳汤如果今天卖的好,就会成为他们开店前卖的的主力。

红豆状元糕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促进消化,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又不会与其他药物相克,绵软细腻,老人孩子都爱吃,而且名头也好,吃状元糕中状元郎;淮山雪耳汤滋阴润肺,还能蹭强免疫力,最重要的是汤饮清热下火,最适合夏天不过了。

摊面刚刚摆好,就有老顾客上门了,陆陆续续的人就多了起来,他们自觉的排起长队,等着尝试楚云州的新花样。

“老板,终于出摊了,我家孩子最近消化不好,大夫开的药又苦又贵,我看,不如买你家几块糕点吃吃有用呢!”

“这位夫人,糕点虽好切不可贪多,而且我这糕点不能治病,只能起到调节作用,为滋养固本之效…”楚云州忍不住的啰嗦起来,生怕这夫人把他的糕点当成良药,用来治病去了。

“我晓得的,问过大夫说适量吃可以的,我家孩子就是胃口不剂,非常对症,老板,你每次都会提醒,我们常来的都知道你家糕点的功效的。”

那个夫人提着八珍糕,又在楚云州的介绍下,买了两竹筒淮山雪耳汤高兴的走了。

“老板,给我来几块红豆状元糕呗,我家娃今年要考童生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