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2(2 / 2)

加入书签

“到底怎么了?”虞青砚笑了起来,“还有话说?”

两人目光相抵,戚许喉结滚动了一下,低声说:“我也是。”

“是什么?”虞青砚一时间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反问了一句。

戚许看着虞青砚的眼睛,沉默半晌后沙哑着嗓子重复:“……我也很想你。”

网?址?f?a?布?Y?e?í????ù???ε?n????????????????????

虞青砚蓦地一顿。

就像有烟花在虚空中无声地炸开,戚许这句非常突然却又极其认真的话,竟然让他的心跳在此时此刻微微有些失控。

而且或许是因为光线昏暗的缘故,他看到戚许眼底密密麻麻的血丝,像蕴藏着某种藏得很深的情绪,令虞青砚在心跳过速的同时,又感觉到胸口传来一丝细微而无法忽视的疼意。

这种情绪怪异、复杂又矛盾。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ì?f???????n???????????????????则?为?屾?寨?佔?点

以至于虞青砚直到第二天的晚上,脑海中还回荡着戚许那句“我也很想你”的话以及他说这句话时的表情,无法完全融入进闻卓阳这场名叫《回声》的公益活动里。

闻卓阳的活动办得并不算大。

首先是因为震后永川尚未完全恢复生活秩序,不能给当地政府或救援队添麻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其次他并没有想通过这场活动为自己炒作什么的意思,单纯只是想为灾区人们做点儿什么,所以活动其实只有临近两个安置点的灾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参加。

戚许跟工作室其他人依然负责在现场拍摄视频和照片留作纪念。

跟虞青砚的走神不同,戚许拿相机在台下拍照的时候看得却很认真。

今天难得没有下雨,闻卓阳上台先讲了开场白,告诉大家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永川并且留在这里当志愿者的前因后果,讲了他们这一周多以来经历的和看过的事。

事实证明,经历过一场创伤的人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救援和帮助,心理和情绪上的安慰也很重要。

戚许看到台下的观众有拿出手机拍照录视频的,还有拼命鼓掌的。不论大人、小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在灯光映照下眼睛看起来亮晶晶的,好像之前地震给他们带来的那些压抑、负面的阴霾和恐惧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不见了。

戚许给每一张笑脸都拍了照,将此时此刻纯粹和专注的喜悦定格下来。

然后闻卓阳拿了吉他开始唱歌。

他并没有选什么鼓舞人心或者特别煽情的歌,唱的全是大家耳熟能详,每个人都能唱上两句的那种,于是很多人都跟着一起唱。

有的人声音很大,有的人声音很小,有人唱得很好,也有人全程都不在调上。

“不知道为什么,”小乐在戚许身边小声说,“我莫名觉得好感动啊。”

“我也有一点哈哈哈,”戚许工作室的美术指导拍了拍小乐的肩膀,过了一会儿又很严肃地说:“可能这就是人类灵魂的光辉所在吧。”

“不论经历再可怕再严重的创伤,即使生活满目疮痍,依然能从裂缝里钻出新的嫩芽,”美术指导曾在匹兹堡大学读过哲学,导致偶尔说话会像诗人一样,“而且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受过去的阴影所累。”

“应该把痛苦的记忆铺成地基,在过好当下的同时,继续走向新的未来。”

戚许在旁边听着,心里某根弦莫名被这句话拨动了一下。

他忍不住想:他是不是也应该走出过去的阴影,将旧的痛苦变成新的地基,及时把握住当下,而不是被“万一”、“不敢”、“恐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