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1 / 2)

加入书签

一起,“母亲,咱们不带垚哥儿过年吗?”

汤婵四两拨千斤,“没事,垚哥儿有他爹爹照顾呢。”

这下众人都知道汤婵意志之坚定,旁边双巧等丫鬟一边偷笑一边摇头,这一家子,没一个能在夫人手里走过一回合的。

这时解桓突然灵机一动,跑到小于氏面前,仰着脑袋道:“嫂嫂,您想不想垚哥儿的?”

这下小于氏彻底笑不出来了。

她看着解桓,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另一个小身影,表情带上了几分怅然。

汤婵瞪了一眼解桓,“瞎问什么!”

小于氏回过神,连忙阻止,“没事,不是桓哥儿的错。”

她欲言又止,汤婵看出她有话要说,便把孩子们赶了出去,“怎么了?”

小于氏露出苦笑,“小婶婶,不瞒您说,我有点想垚哥儿了。”

那个孩子是她亲手从一点点大养到现在的,他说的第一句话、迈出的第一步,都曾经让小于氏激动不已。

最近每次看到桓哥儿,小于氏都会有些恍惚。

她不禁自嘲,“您说我是不是活该?明知道这个孩子是我被害的诱因,却还是忍不住想他好不好。”

“这是什么话?哪怕是养只小猫小狗,几年下来,也会有很深的感情,更别说垚哥儿是个活生生的人。”汤婵道,“善良不是什么需要自卑的品质,不要对自己如此苛责。”

得知了小于氏的心事,汤婵想了想,送了信给解

府,问解桢要不要把垚哥儿送过来过年。

转眼到了三十这天,解瑨亲自送货上门,解桢果然也一同跟着来了。

解瑨心情很是明快。

汤婵不会不知道,让垚哥儿这个孩子上门,大人肯定会借机顺杆儿爬,试图留下来,但汤婵还是送了信,解瑨自然弦歌知雅意。

果然,正带孩子包饺子的汤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了?”

她也不去管一问过好就拉着小于氏去私下里说话的解桢,只指挥解瑨道:“正好,你手劲儿大,去帮我和面。”

解瑨看了一眼洗菜的解桓、拌馅料的徽音和佳音,默默地挽起袖子,开始干活。

别庄里满是人间烟火气的热闹,京城,举行家宴的皇宫里也是一片喜庆。

温暖的大殿里,灯火通明,杯觥交错,宫女们秩序井然地端上酒菜。

帝后坐在上首,随后是各位妃子、皇子及其家眷,太子坐在皇后旁边,跟皇帝说吉祥话,逗得帝后笑容满面。

他没有注意,自宴席开始,下面就有一道目光紧紧追随着他。

庞雅侧耳听着安王妃说话,面上带着丝毫找不出错的笑容,眼神却一再落到太子的身上,心中满是阴鹜。

这是怎么回事?

梦里,太子分明于延昌十三年底急病薨逝,从半个月前起,她就一直在等着太子的死讯,可眼见着今年已经结束,太子却依旧活得好好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116章

康王府。

“王妃,宫中打听消息的人回信了。”玉坠低声来报,“太子近来身体很好,没生过什么病,只在腊八那日,太医被急传入宫给太子殿下看诊,不过太医去了才知是皇后娘娘弄错了,不过是虚惊一场。”

庞雅手上动作一顿,一副“平心静气”字就这么毁了。

她盯着字看了一会儿,将笔放下,“太子在皇后宫中发生了什么事?”

玉坠垂下头,“奴婢办事不力,打听不到。”

“越是打听不到,就越说明有猫腻!”庞雅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那天有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地方?”

“要说有什么事,”玉坠想了想道,“听说那天解二夫人被皇后娘娘宣召进宫,还带了不少赏赐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