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2 / 2)

加入书签

她想了想又问:“可是没有你出面,换发盐引的官员竟也认?再说解三叔就不怕被戳穿吗?”

解瑨道:“大笔银子进了解家,这便是把柄,日后若是事发,必定会惹来大麻烦,三叔觉得我为了自己和解家,定然会将事情掩盖过去。其实也不只是他如此想,外人眼里,一笔写不出两个解字,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必要把我同三叔分开看。再说那些官员也都被喂饱了,即便疑心事情有异,也不愿追根究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已。”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解瑨常年在京城,不会过多关注老家的情况,故而只要做的小心,再在人前伪装好简朴的样子,不要有闲话传到解瑨耳朵里,那就基本不会露馅。

这样瞒天过海的事,还真让解三叔做成了。

想起解三叔夫妻朴实的样子,汤婵难免觉得不可思议。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汤婵问:“那你打算如何?”

解瑨很干脆:“自然是上折请罪,治家不严,是我之过。”

W?a?n?g?址?发?布?Y?e?ì??????w?€?n???????????.??????

他选择大义灭亲,汤婵一点都不意外,她不禁摇摇头,“也不知道解三叔怎么会觉得你是会把丑事用一床被子掩过去的性子……”

讲究家丑不外扬,但未免太看不起解瑨。

解瑨看着她,“折子一上,议论不会太好听,我或许会延迟起复,或许起复后会贬官。”

汤婵挑了挑眉,“要真是这样,咱们就和离,我再寻去个官大的老头嫁了。”

她冲他眨了眨眼,“放心,我偷他的钱养你。”

解瑨:“…………”

他又气又好笑,最后只得咳了一声,无奈道:“胡言乱语。”

不过被她这么一打岔,心情到底好了一些。

笑闹过后,汤婵道:“说来这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开中法,你要上折,不若在在折子上一同陈述此法积弊,若能想出解决办法便最好了。”

解瑨颔首,“你便是不提,我也要如此行事的。”

二人自去写折子不提。

折子很快便递了上去,因为还不知道事情最后会如何,汤婵只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在解三婶面前也表现如常,没有泄露半点风声。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院外树木的叶子逐渐由绿转黄。这日汤婵领了几个孩子出门捡落叶,打算带他们一起做书签,回院的路上,她笑着问几个娃:“中午想吃什么?今儿该徽音点菜了。”

徽音想了想道:“吃暖锅好不好?”

她不好意思地小声解释,“天气凉了,想吃点热乎的呢。”

虽说在汤婵的要求下,徽音如今也敢提要求了,但她还是习惯性寻求其他人的意见,说完之后她便转头去看佳音和桓哥儿。

佳音只抿唇笑点了点头,桓哥儿却不矜持,只差吸溜口水,欢呼道:“火锅!”

也不知道汤婵哪天说了这个词被他听了去。

汤婵笑道:“成,今天便吃暖锅。解桓小朋友最近表现不错,今天可以吃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