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1 / 2)

加入书签

我们想,也可以向她学习。我们可以修习琴艺吗?”

汤婵闻言微微惊讶,“陆夫人这么快就已经找到新师傅了?”

之前授课的冯琴师听说是出身不大光彩,为人诟病,主动请了辞,没想到陆府这么快就找到了新老师。

孩子有兴趣,汤婵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正好学堂明日休息,汤婵就带着姐妹俩,来到京城最好的一家琴行选购古琴。

看姐妹俩略带兴奋试琴的模样,汤婵眼中带笑,不自觉回想起了一点往事。

小时候她被养父母呆去市里游玩,曾经路过一家卖古筝的琴行。

隔着玻璃,汤婵看到里面一个与她同龄的小姑娘正在试琴,她手指上绑着义甲,坐在古筝前弹琴的姿态特别好看。

父母见汤婵的目光停驻不动,便带她进了门。

筝声明亮灵透,行云流水,当时汤婵心中十分艳羡,也生出想要学古筝的想法。

但她知道,乐器价格不菲,请老师上课更是昂贵,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供她学习这样的课外爱好,所以在父母询问的时候,汤婵摇了摇头。

她在心里想着,以后有了机会一定要学。

然而汤婵一直没能等来这个机会。她上学时没有条件,后来工作了以后实在太忙,下班时常常已经是半夜,连周末也要加班,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爱好。

忙忙碌碌到三十多岁,汤婵越来越觉得这种生活似乎没什么意思。幸好这些年的打拼不是一无是处,汤婵看着足够她在老家小县城躺平的存款,决定提前退休回到老家,放慢节奏好好生活。

她列了许多退休后必做清单,学一样乐器也在其中。

然后她就穿了……哎,往事不提也罢。

如今这年头,清单上许多事项已经作废,但学乐器这项并不受影响。

想做就做,回家之后,汤婵就准备给自己寻摸一位老师。

想到这儿,汤婵突然想起什么,再次把万能的宛姨娘召唤了出来。

瘦马出身的宛姨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道有没有空闲教教她。

等宛姨娘过来,汤婵把想学琴的事儿同她说了。

宛姨娘先是有些怔愣,夫人居然这样有闲情逸致?

不过随即她反应过来,也对,府中最耗费时间的杂事都是由她跟紫苏处理,夫人只要把关就好,每天可不就有了大把的空闲。

宛姨娘若有所思,是不是也该到了让紫苏独当一面的时候?

汤婵不知道宛姨娘也起了退休的心思,她问道:“琴太古雅,我这么个俗人怕是学不来,你觉得筝怎么样?”

宛姨娘回过神来,她善琵琶,琴和箫也算熟悉,但还真不太会弹筝。

思索片刻,宛姨娘如实说了,随后试着问道:“不如我给夫人推荐一个人?是我的一位老友,如今嫁做人妇,她在音律上天赋异禀,演奏堪称大家。”

汤婵闻言,自然应下,宛姨娘笑道:“我这便给她送信。”

冯纨到家的时候,儿子徵哥儿正在做饭。

他今年将将七岁,个头没有灶台高,踩着小凳子站在灶前,动作熟练地放菜翻炒。

“娘回来了?”

徵哥儿扭头看了一眼冯纨,动作不停,接着道:“娘您稍等一会儿,饭菜马上就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