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汤婵很没有仪态地耸了耸肩,不甚在意道。

解瑨思绪纷扰,只觉得眼前之人愈发捉摸不透。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才会让她长成如今这般模样?

“解大人今日要留宿吗?”

汤婵突然笑眯眯地凑近,意味深长地问。

解瑨回过神来,再次板起了脸。

“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你早些休息。”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背影莫名带着点儿落荒而逃的意味。

切,怂货。

汤婵收回表情,没什么意思地撇了撇嘴。

不过仔细品味一下解瑨的反应……

汤婵唇角不自觉弯了弯,心情瞬间好了不少。她施施然靠到榻上,拿起书继续看小寡妇如何快活了。

第73章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汤婵给忠国公府黄夫人的儿媳陆氏下了帖子,约她一起喝茶。

约陆氏出来不是为别的,汤婵记得上次踏春时,陆氏提过她娘家的姑娘们会上女私塾,而且跟庆祥侯府那类只为嫁人作准备的女学不太一样,陆家的姑娘们上学,是实打实的要写诗作文、修习琴棋书画,汤婵就想着问问陆氏,有没有合适的女先生推荐。

陆氏没有想到汤婵竟是找自己帮忙,她以往很少有这种经历,顿觉重任在身。她认真地听完汤婵的请求,很是痛快地应了下来。

“我娘最是清楚这些,回头我就帮您问问。”

能帮上忙,陆氏显得十分开心,随即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只不过那些最好的女先生,现在基本都已经受聘在各家府邸,婶娘您有没有想过,让两个妹妹去别府上学?”

汤婵跟陆氏的婆婆黄夫人同辈相交,陆氏又跟德音交好,就称呼汤婵为婶娘。听了陆氏的话,汤婵有些意外,“各家女学,竟也允许别姓的姑娘前去就读吗?”

“有些人家的女私塾确实只收自家姑娘,比如杨首辅家,”陆氏细细解释,“但还有些人家,比如我的娘家,家里人丁没有那么枝繁叶茂,就会与三两交好的人家一同办学,还会邀请亲友家的姑娘一起,如此一来,也好让姑娘们多些交际。”

汤婵听了,不禁有些心动,“不知想要入这样的女学,须得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没什么特别要求,姑娘家只要年纪合适,身子康健就可以。再就是女学里还要有空余位置,以及姑娘家中距离近些才好,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陆氏唯恐自己讲不明白,说得十分仔细,末了还盛情邀请道:“如今陆家女学里只有六七人,而且陆府离解府只隔两条街,婶娘要不考虑考虑,让两位妹妹去陆家女学?”

这听起来跟竟然后世上学有点像,汤婵愈发意动,家里就徽音姐妹两个,若是能让她们认识些新的手帕交,也是好事。

“婶娘不必现在就做决定,可以先去陆府瞧瞧再说。”陆氏很是善解人意,笑着说道,“我娘为人最是好客,我去信跟她说一声,若是得知婶娘做客,定然高兴。”

汤婵闻言,自然欣然应下,跟陆氏约好,等过了端午便去陆家参观一番。

转眼,五月初五在即,汤婵兴高采烈地准备过节。

倒也不是对屈原怀着多么深邃的情感,汤婵期待的原因很是朴素,她突然馋粽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