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2 / 2)

加入书签

三姐姐快来,我们正要去同潇湘诗社比试呢,三姐姐也来助阵!”

叶夫人失笑,“我都嫁人多少年啦,怎么好跟你们这些小姑娘比试?”

“三姐姐有所不知,潇湘诗社也请了前辈出马的,”王七姑娘摇着她的胳膊,“我们清秋吟社可不能输!”

叶夫人受不住亲妹妹的缠磨,只得无奈妥协,“好啦好啦,我去就是了。”

王七姑娘一喜,这才放开叶夫人,同时不忘拍马屁,“三姐姐最好啦!”

叶夫人没有半点办法,点了点她的额头,随即转向汤婵邀请道:“汤妹妹要一同来吗?”

汤婵自无不可,笑道:“我素来愚鲁,不懂吟诗作赋,若是王姐姐不嫌弃,我就在一旁给你们助威。”

叶夫人笑道:“妹妹哪里话,怎么会嫌弃。”

虽说如今女子不能制艺科举,但不少出身书香门第的闺秀受家族熏陶,与兄弟一样自幼读书,甚至结社联吟,以文会友,特别以文风繁盛的江南为最。后来这股风气蔓延开来,京里也有闺秀成立诗社,像王七姑娘口中的潇湘诗社与清秋吟社都是其中翘楚。

叶夫人的娘家也是诗书传家,文风极盛,汤婵毫不意外她们结了诗社,如今有热闹可看,汤婵更不介意凑个趣。

从长廊出来,三人来到一处二层小楼。

此时一楼厅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此处占地不小,只见靠东的方向,姑娘们分作两边凑在一起,隐隐呈对峙之势,应当就是两家诗社了,周围又有许多人围观。

叶夫人这一边除了王家姐妹,其他人汤婵都不认得。另一边,汤婵认出了为首浑身书卷气的姑娘,她是杨阁老的孙女,行二,嫁人之前是有名的才女,一旁是她的堂妹杨五姑娘。

只是见到杨五姑娘身边之人的时候,汤婵没忍住露出诧异的表情。

这不是庞妍吗?

汤婵不禁疑惑,侯府同杨家似乎没什么交情,庞妍怎么也来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汤婵就在侯府呢,可没听说侯夫人来了杨家的宴席。

而且庞妍似乎还进了诗社……不过看庞妍坐在杨五姑娘身侧,二人手挽着手,很是亲密的模样,汤婵心里有了点猜测。

场边似乎也有人不怎么认得庞妍,有人便小声解惑道:“那是庆祥侯府的二姑娘,前些日子京中流传一首《如梦令》,词中之清新灵动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听闻便是庞二姑娘所作,杨五姑娘亲自出马,邀请庞二姑娘入社呢。”

汤婵听得抽了抽嘴角,果然……

这时庞妍似乎感觉到了汤婵的视线,转头望了过来。

她对这个不得不嫁作继母的表姐很是同情,主动打了招呼,“表姐。”

汤婵笑着对她点了点头,“二表妹。”

叶夫人见到二人问好,拍了拍额头笑道:“竟差点忘了,汤妹妹与庞二姑娘是姐妹。”

“是,”汤婵笑道,“我怕是不能只给王姐姐助威了。”

“无妨,”叶夫人玩笑道,“只是不能厚此薄彼啊。”

等她与王七姑娘上了场,汤婵找了个角落看热闹。

正巧一旁有一个不知谁留下的红泥小炉,汤婵问过杨府的丫鬟,又要来一壶青梅酒,点了炉子,热起酒来。

“你居然在这儿!”

一道声音突然在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