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1 / 2)

加入书签

与其那时候跟百姓争下沉市场,一开始就做高端。

连锁店也更利于推广外来物品。

有了咖啡就有芥末,黎源相信以后这种东西会越来越多。

大朝的往外销,番邦的往内销,市场越来越活。

两人说着悄悄话。

又进来几名客人,神神秘秘,声音却不低,“赵兄,这家不是熟人可不让人进,你回头可别说出去。”

赵兄大笑,“那是自然,好东西自己人知道便好。”

几人说着话朝着黎源旁边的位置走来,大约觉得这里的位置不宽裕,左右看了看,发现已经没有位置,只好坐下。

那名叫赵兄的位置跟戚旻的位置背对背,他还颇多礼地朝黎源这桌拱拱手,“挤到两位实属不好意思。”

黎源淡笑回礼。

几人坐下后就开始天南地北的闲聊,从政令聊到海市,见解颇为精妙,黎源听得津津有味,见戚旻安静下来,正要问他换不换位置,店家端着酒水过来。

两边离得实在近,赵兄习惯性朝前坐了坐。

坐在中间的人皱着眉头看了看,倒不是他不礼貌,这院子里没有灯笼,只在每张桌子上点了一支蜡烛,光线并不好。

“敢问这位可是喜茶的黎老板?”

黎源没想到会被人认出来,抬手行礼,“正是在下,敢问三位是?”

认出黎源的是十二监监长,皇权式微后,他们用处不大,不过贾大人笑眯眯地拍着这位仁兄的肩膀说,“议事局的压力很大呀,后勤工作是重中之重,劳烦陈大人啦!”

于是十二监监长就变成后勤部部长,不过大家还是称他陈监长。 W?a?n?g?址?f?a?B?u?Y?e??????u?ω???n?Ⅱ???Ⅱ?5?.?????M

反正工作到现在,他只遥遥见过明相一次。

想来十二监确实不重要,他与赵大人是同期,想打好关系看能不能另谋出路,十二监目前还没实现新的制度,越发让他不安。

另一位是四司司长,也是一样的问题。

三人在外不好以官职互称,加之关系还不错,就照着文人礼仪来。

听说是黎源,另两人都去看稀奇。

就像百姓好奇明相,朝廷里的人就好奇黎源。

加之都说他有议事局的背景,姓赵的就更好奇,到底是议事局哪位同僚的亲友,敢在明相的眼皮底下搞特殊,私下大家都猜过,猜来猜去,最终把目标落到贾怀和陈寅身上,这两人都是明相的亲信,最有可能是他们的亲友。

但是贾怀是个太监,没有亲人,而且他那么坏,哪里有朋友。

陈寅的出身很神秘,至今只知他出自太师亲卫,但是看学识能力,不像一个近侍这般简单。

自然大家觉得陈寅也没什么亲友。

那到底是谁呢?

知晓是黎源,大家瞬间猜到黎源对方坐的是谁。

穿着夫郎衣,自然就是黎源的夫郎。

据说他的夫郎长得特别漂亮。

但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不出询问‘这是不是你家夫郎’这种失礼的事情,但探寻的目光不要太明显,于是三位就像刚放出笼子的眼镜蛇,开始摇晃身姿想看个究竟。

“珍珠要与我换位置吗?”黎源趁着店家放酒水说道,人正要站起来。

戚旻就在三条眼镜蛇的摇晃下淡淡出声,“哥哥,不用换!”

空气一静。

坐在中间的陈监长突然惨叫一声,莫名地看着赵大人,“赵兄用筷子戳我做甚?”

那位赵大人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说不出的虚弱,“陈兄坐好坐好,李兄,你也坐好,你也坐好!”

经过这一段插曲,倒没人再去关心人家的夫郎长什么样子。

不过陈监长和李司长倒是时不时想将话题引过去。

但是不等他们引过去,赵大人就十分殷勤地将话题岔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