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8(1 / 2)

加入书签

再不夸她就是傻子,“娘新打的首饰……不错!”

老太君终于露出笑容,依旧矜贵地点点头。

把饭吃得差不多才说,“源哥儿那孩子给打的,真是浪费钱,都说了不要不要,硬要让岁华带给我。”

林音:……

等婆媳俩都吃完饭,两人坐在花厅喝茶。

林音踌躇片刻张口,眼睛里有些期待,“娘,跟我说说源哥儿那孩子。”

站在后面的华岁和桃良相视一笑。

第107章 新品

食品加工厂建起来很快,毕竟这年头没什么大型机器需要搬运组建。

选了个相对独立的仓库便动工,依旧是黎源设计的图纸。

黎源读的农业大学,参观工厂是常有的事情,他们学校自己就建了个加工厂,还有流水线,不过以观摩学习为主,只有一些小型的机械。

黎源只打算在这里做面包坯,再运到店铺二次加工跟烘焙,这跟后世的面包连锁店已经极为相似。

这边建立工厂,那边就要招收会面点的师傅。

中西式糕点有相通之处,招收有基础的上手更快,况且面包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手艺。

由花三当老师,开课传授知识,不过这些师傅都签订过合同,三年契约,如果中途离职将赔付高额合约金。

手艺这个东西,想要开连锁店就不容易保密。

当然黎源也不是全部教授出去,操作手法和烘焙技术就不是一下能学会,哪怕聪明如花三也只学到皮毛。

所以初期依旧以欧包为主。

再就是喜茶的黄油和酵母菌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做法。

特别酵母菌,又只有黎源培育得最好。

培训课堂就在加工厂,这边培训完,那边就开始制作。

十分高效。

另一头,黎源选好分店地址,就在学院附近的食肆那条街道。

这里的铺面就比海市贵许多,一个月租金要五十两左右。

黎源没有选择太大的铺面,因为主要顾客是学生,学生哪有时间像番邦人一坐一整天,都是买了东西就走。

但他还是预留十来张小桌子,再装修出轻松的氛围感。

果然,这里成为小年轻谈恋爱的好地方。

店铺装修完工时,宋文彩疑惑地问黎源,“黎兄不打算卖喜茶?”

不是说没有那些东西,但感觉无论是煮制喜茶的灶台还是手冲的器皿都不如海市多。

“学生喝喜茶主要为了提神,其他东西小孩儿们也喝不出来。”

“那我们主营什么?”宋文彩已经有了主营意识。

这还不好说,面包甜品饮料呗!

反正黎源已经在海市发现可可果,不过这次他没有买来做出成品售卖,而是与对方预定了一批可可树,差不多年底就能运过来。

兴许过几年又能上个王炸。

开了学府店,面包品类和饮品进入大力开发阶段。

黎源缺豆子的事情在京城不是秘密,许多人都等着看学府店的笑话,学子们属于喜茶店比较稳定的销售群体,他们会购买自然是为了提神,黎源家的豆子连一家店都维持不了,再开一家,就等着歇业吧!

没了喜茶,学子们又不是非要吃你们那种干巴巴的面包。

没了喜茶,喜茶就名不副实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