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1 / 2)

加入书签

未嫁女,为方便行事才做妇人打扮,几个问题下来快要面红耳赤。

秦秋月见缝插针帮她打圆场,才没有露馅儿。

问完华岁,几名婶子的目光就落到唐末身上。

唐末心里一个激灵。

一个婶子笑呵呵地说,“唐先生许久不见,大家怪想念贾先生和陈先生,二位还好吗?”

唐末迟疑,不问他有没有成亲吗?

秦秋月被黎源拜托过,知道一些内幕,便笑着说,“唐先生和陈先生都是跟着贾先生学做生意,想来是学成开始单干。”

几名妇人点头,学艺学艺,学成后可不就是要单干。

只是她们记得贾先生好像是名行商,就不知如今唐末做着什么。

大伙对行商也不是很有概念,反正听家里男人解释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

于是有人问出来,唐末想了想,“行人。”

很是高深的一个词,把大家都给唬住。

秦秋月笑着解围,“就是帮着接送人,老太君都是唐先生送过来的。”

“那岂不是很快就要离开梨花村?”大家有些不舍,但不是太不舍,主要唐末给人印象很模糊,也就跟着他学艺的几名少年及其家人对他熟悉。

但听大牛春狗他们家说,唐先生不与他们打交道,也不让拜师,所以他们都不清楚家里孩子学得怎么样。

而且唐末当时说走就走,大家便没有把他当夫子一样尊重,但是面子上还是过得去。

唐末不想回答,见一旁秦秋月也看着他,于是动动嘴皮子,“暂时不走。”

婶子们好不诧异,“为什么呢?唐先生不急着做生意?”

唐末的手指缓缓抓紧藏在衣摆下的刀柄,最终吐出几个字,“接不到。”

婶子们顿时恍然大悟,做生意要八面玲珑,就唐先生这种性子接得到个屁,说不定这单生意还是黎源委托的。

不行不行,这男人其貌不扬,不会种田,又不会说话,靠他做生意养活一个家庭,痴人说梦。

本来有点心思想问问他成亲没有的,也歇了心思。

而且年龄看着就大,说不定还是个老鳏夫。

终于轮到老太君,老太君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有些激动,有些期待。

“老太太今年多少岁呢?”婶子笑呵呵地问,其实她们不想喊老太太,但人家是小夫郎的祖母,从辈分上就该这么喊。

但是这哪里是老太太,脸上都没什么皱纹,脸颊更是红润饱满。

特别今日穿着喜庆的红裳,要不是举止端庄,众婶子都要背后议论妖里妖气不守妇道。

嗯,多半是继祖母。

可得把家里寡居的公公们看仔细点。

小夫郎真是个可怜的,自己被卖不说,还摊上个继祖母。

“老身六十有九。”老太君回想这一生,也算精彩纷呈,荣华富贵,最近这事不算。

一婶子直言直语,“才六十九?您这不老呀!”

村里好几位超过八十岁的高寿老人。

老太君:……

这岁数算不得大,但也不小,只是农人大多劳苦,很多五十多岁看着像六七十岁的。

在座大多四十多岁,其中一两个五十多的,看着就不比老太君年轻多少。

但各个都是干活好手,农人不到躺下的那一天都要做事。

村子里不少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体好的下地,不好的也会在家做些力所能及地活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