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 / 2)
可是那件事大多数都是黎源主动。
他本来年岁就小,这事不开窍,可以说完全是黎源一步步带着他醒事。
于是这件事上,难免黎源主动他被动。
何况小夫郎有君子之雅,那些放浪的话和行为他不太做得出。
但小夫郎又想起上次为躲避黎源的手指难得主动,虽然事后让他羞耻不安,但好似并不难,甚至感觉挺不错,而黎源的反应也验证对方不讨厌他的主动,甚至很喜欢。
小夫郎脑子里浮现出黎源喉结滚动的样子,心思飘摇。
小夫郎把自己想得面红耳赤。
不过心里倒是下定决心,以后还是要主动点。
只等他把这些事情对着黎源做一遍,两遍,无数遍。
想来黎源也会越来越离不开他。
.
立秋后下过几场雨,黎源照例田间山里两头跑。
黎源家有了存货,渐渐拿出来与村民以物换物,在乡下这种形式还是较为常见。
无论是晒干的菌子木耳还是其他干货,黎源家的东西干净漂亮,品相也好,拿来送礼特别体面。
黎源收了些油菜籽榨油,榨好的油放到厨房柜子里,以后入冬后也能有油吃。
小夫郎在溪边摘了些洋荷,准备炒酸芋头梗,他喜辛辣食物,因为吃药暂时戒辣,就靠酸剁椒及腌制品解馋。
原先还不吃姜,现在来者不拒,苦瓜加了干豆豉炒也能吃几口。
藤蔓月季爬了小半面墙,灯心草在院子里一丛丛茂盛地开着,六道木与蓝湖柏次第依偎,苔草和矾根丰富小花坛的颜色。
仔细一看,里面还有黎源从石匠那里淘来的小亭子,被小夫郎嫌弃的木绣球也枝叶繁茂的探出墙。
这院子还有几分新气,等围墙的石缝生出青苔,砾石被雨水冲刷出光泽,四周的植被一层层盖过来,这个家就融于景,变成景。
但今年这番模样已经让黎源很满意。
两人吃了午饭后带着一罐蜂蜡前往老郎中家,又到拿药的时候,黎源也有事与老郎中商议。
例行检查后,老郎中满意地点头,“声音有些许变化,药方改几味药继续吃着。”
黎源诧异,“他声音变了?”
老郎中点头,“你天天听着不易察觉,我们倒是一下就能辨出差异。”
陈三郎连连点头,“珍珠哥的声音好听了不少。”
老郎中收了蜂蜡让小儿子拿去库房,陈三郎走的时候又将小夫郎带出去,说是参观他的蚂蚁,老郎中无奈摇头,“这般大了一天天就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
黎源与老郎中商议的正是种植药材的事情。
老郎中见多识广,略一琢磨便知黎源指的不是寻常中草药。
黎源观察过四周环境,从土壤到温度再到湿度,“我想种植灵芝。”
其他经济价值高的药材生长周期长,不符合黎源的期待。
“民间可有人种植此物?”
老郎中想了想摇头,“灵芝至少也要十个月才能采摘,而且对环境要求高,品相稍有缺失,价格跌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会种植的农人大多不愿在这上面花费时间。”
近一年的时间不知可种出多少吃食,即便卖不出去也不会饿着家里。
灵芝即便种好了怎么卖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