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2 / 2)

加入书签

芙柳入崔府之后,大多时候循规蹈矩,避免打草惊蛇,因而与宫中的讯息往来也多是走了暗道,曲折辗转,无迹可寻。今日,迫不及待地亲自与李嬷嬷接头,必是因着重大发现。

奉太后之命出宫采买的李嬷嬷午后风风火火地赶回来,遣退宫中侍从,迫不及待地禀报,“太后,好消息。”

刘氏抬了抬眉梢。

李嬷嬷连珠炮道,“那寡妇名为探病,实则暗度陈仓。芙柳去她房内确认过,前些日子庙里求来的平安符和她亲手绣的荷包皆不见了,不是拿去私会情郎是什么?”

刘氏谨慎,“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贴身物件,换了放置的地方,亦未可知。”

李嬷嬷得意,“芙柳可不似芙兰那个拎不清的,心思机灵着呢。入府没多久,不但把那崔大人迷得更加死心塌地,就连国公府的孀妇,也早拿她当自己人。崔家嫡女心傲性浮,早些年便是个待不住的野丫头,压根不善治家也不甘料理后宅。如今府中上下,皆由芙柳打理,寡妇院中收买了不止一个眼线。据报,崔嫣入住京中崔府之后,从不曾沾染那些表情达意的闺房物件,最近十分反常,不仅求了平安符,绣了荷包,且珍而重之地存在一个固定的匣子里,常常拿出来摸挲过后又放回去。今日出门,随身带了出去,绝错不了。”

太后仍不放心,“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拿到确凿坐实的证据,则陛下与飞鹰军离心离德指日可待。届时再抛出杀手锏,补上致命一击,谅他孙猴子转世也断难翻身。但是,单凭疑神疑鬼的风言风语徒劳无用,弄不好被倒打一耙,得不偿失。

李嬷嬷眼珠子乱转,“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夜路走多了,早晚总会露出马脚。”她谄媚地笑,“只可惜,咱们没那么多的工夫陪他们空耗。还是太后您神机妙算,放出陛下欲择妃立后巩固皇位的音讯,这不,那些抱着和亲打算的蛮夷果然蜂拥而至。早先便闻说,崔家这位大小姐霸道善妒,成婚多年,仅出一女,竟霸占着国公府内宅,不许世子纳妾,简直是岂有此理,差点儿就让向家断了后。若她与那莽夫果真干柴烈火,就算无力阻拦,也必生龃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到时咱们添砖加瓦,定助她一臂之力……呵呵,您就等着瞧好戏吧。”

刘氏点了点头,“拭目以待。”

是日,荣国公夫人与郡主急赴别苑探望。由于世子伤重,郡主心痛不舍,二人愣是外宿一夜,第二日晌午方才离开。别苑人多口杂,虽陛下下榻的内院守卫严密,无从窥探更多,但留宿一事,非是隐秘。这一夜别苑中风云几何,无有实证,有心之人更添猜忌。

陛下的伤,几日过后,便不碍事。这些时日,暗卫亲兵一行在别苑中卸甲修士养精蓄锐,过得颇为惬意,也算补上了夜猎被打断的缺憾。只是苦了小世子,行动不便被老院判勒令卧床,错过了秋末别苑中的湖景山色。

启程回宫的前一日,无一又晃悠过来,“世子好点了没?”

向瑾苦着一张脸,“早已无妨,可杜院判不让我落地。”

“世子真是听话,”无十从门外冒出个头来,“我十一二岁时从房顶摔下来断了胳膊,老头也让我消停三个月,我可连三天都待不住。”

福安追问,“之后呢?”

有些事,只适合说个起始。无十吐了吐舌头,撒腿跑了。

无一很乐于拆他的台,“后来他追着一只野猫,又从另一个屋檐滚下来,手断脚折,被老头绑在床上,足足躺了六个月。”

福安咂舌地竖起了大拇指,“无十大人着实英勇。”

向瑾终于完全信了陛下与无一之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