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 / 2)

加入书签

至此,晚间所闻,向瑾至少信了七分。

第27章

回到房间,向瑾合衣躺在床榻之上,半梦半醒之间,他忆起一件旧事。

彼时,荣国公夫人刚刚去世不久,父亲与兄长从前线赶回处理丧事,又匆匆返回军中。他一个五六岁的小人儿,懵懵懂懂,但也直觉家中凄凉,赶上年节,他喜欢带上福安前往丰城驻军的营地凑热闹。

那一年中秋,营中正热热闹闹地派发大花馒头。连年征战,军费拮据,荤腥基本见不到,能吃上掺着白面粉的馒头一年也就两回。

向瑾坐在伙房外的大石头上,一手拿着馒头,一手举着厨子特地寻给他的白嫩嫩的鸡蛋,吃得正香。突然远远望见几个异族打扮的牧民跪地磕头,不知在说些什么。

福安从那边跑过来,递给他刚煮好的奶茶,小大人似的描述,“那边好像在说山里闹了野猪,把他们的人伤了,帐篷拱了。捉不住,来求军爷帮忙。”

丰城地处边塞,早年与十六部通商,往来杂居,算得上和谐。几年前,武帝忌惮庆王,下旨闭关锁城,切断大晟境内各城镇与异族往来。庆王阳奉阴违,并未真正施行。是以,丰城依旧开放,向瑾打小也见惯了街市上穿梭的各族胡人。丰城驻军隶属飞鹰军分支,距离十六部散居的草原戈壁不远,与周边部落尤其是定居的牧民往来频繁。

他们求到这里来,并不突兀。

但驻军纪律严明,正式派遣士卒步骤繁琐,一只野猪而已,不必大动干戈。恰好赶上中秋,平日里找不到由头入山,伙头军的伙长灵机一动,拿着那野猪最好,拿不着顺路逮上些獐子兔子野鸡啥的,给弟兄们喝上点儿肉汤也是好的。

于是,他口头上与上级知会一声,叫上四五个兄弟,抄着烧火棍与长枪,就随着牧民进了山。一路风风火火,走出去老远才发现,身后竟然坠了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

“我的个小祖宗,你们怎么跟来了?”伙长一把将向瑾抱了起来。

“我来抓野猪。”向瑾拍了拍小胸脯。

“哈哈哈哈,好,虎父无犬子,咱们今个儿就看小少爷的了。”

众人善意地哄笑,没当真,但也没把孩子赶回去。当时,大家皆以为,这一趟不过是借着收拾野猪的引子,顺便猎些野味打打牙祭。谁也不曾料到,他们会在山中迷了路,并且猝不及防地碰到了作乱的野猪,不是一头,而是一群。 网?阯?f?a?B?u?页?ⅰ???ǔ?????n???????②?⑤???????м

这也算是桩天方夜谭,年岁最大的老伙夫活了五十多岁,从未曾听闻过,野猪这玩意还能扎堆成群。五六头成年野猪,龇着獠牙,横冲直撞。向瑾被几个牧民围着,护在树林后边,眼睁睁看着一队伙头军被野猪冲得人仰马翻,烧火棍脱手,长枪对上獠牙,好似鸡蛋碰石头。很快,鲜血染红了山石,伙长高声疾呼,“快,少爷,快跑……上树,爬上树……”

向瑾已经吓傻了,福安哆哆嗦嗦地挡在他前边。几个牧民守在身前,突然跪倒在地,口中喃喃不知说些什么,神态无比虔诚,对着山顶的方向磕头。向瑾能听懂一点胡语,慌乱中也分别不清他们是在求哪家的神明。不过,这些异族牧民向来是这样,遇到天灾人祸,比起逃跑,他们更倾向于求神拜佛。常来荣国公府送羊奶的婆婆曾跟他说过,戈壁滩上的民众信奉,命中一切劫数皆是神明惩罚所致,逃不掉,唯一的指望只能是祈求神祇饶恕。

一只野猪冲出人墙,奔着树林而来。向瑾踩着福安的肩膀拼命往树上爬,寻了根粗壮的树枝扒住了,又伸手拉福安上来。福安的腿还来不及离地,野猪已经冲到跪地的牧民面前。

“快跑啊!”向瑾焦急地大喊。

而那几个牧民跟认命了似的,除了磕头,一动不动。向瑾一只手死死抓着树杈,另一只手捂在了自己的眼睛上。

兀地,一声狼嚎穿破云霄。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野兽嘶嚎,伴着人声杂乱的呼喊。

地动山摇般的响动震得树干摇晃,向瑾哆哆嗦嗦地,好半天才敢将手拿下来。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