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 2)
向瑾有些不好意思,“弟子班门弄斧,先生见笑。”
刘霄淡笑着摇头,“知根知底方可因材施教,你我若是打太极,徒劳无益。待我回去重新梳理思绪,明日起正式授课。今日还有些工夫,不若世子与我说说,除了先生布置的课业之外,你可还有哪些志趣?”
向瑾想了想,诚实道,“向瑾自幼缺乏管束,志趣颇多,像民间话本、山水游记、地方志籍、兵法战史之类皆甚喜……在丰城时,先生多次训教于我,莫要将时间浪费在无甚大用的野兴杂趣之上。”
刘霄但笑不语。
向瑾当即表态,“学生今后自当心无旁骛,专心治学。”
刘霄摆了摆手,“世子误会了,我方才记起,幼时,先生也是这样训导我的。”
向瑾愕然,“当真?”
刘霄无奈,“千真万确。”
向瑾:“……”
刘霄目光微微虚放,不知聚焦在何处,他缓声道,“读书治学于国于己大有裨益,野兴杂趣亦非无用之功,有时,不可或缺。”
向瑾有些茫然地重复,“不可或缺……”
旁人的观念无从佐证,但对刘霄来说,困厄无助的那些年岁,四书五经救不了他……若不是那一院子千金难觅的孤本野志牵扯着,他或许,必然熬过不去。
刘霄,“多读些杂书不是坏事。”
向瑾释然,“谢先生宽慰。”
刘霄敛眸,“何为世子最爱?”
向瑾隐隐雀跃,眉目生动道,“兵战札记。”
刘霄微愕,“恕在下孤陋寡闻。”
“非是,”向瑾狡黠一笑,“向瑾所读乃荣国公府历代将领的手记,存在家中代代相传,先生自然未曾听说过。”
刘霄识趣,“如若方便的话,愿闻其详。”
向瑾星眸转了转,跃跃欲试,“先生稍等。”他来到院中,打发福安去他房中取一本书来。福安快去快回,向瑾回到书房,全程忽视角落里那人盯视的目光。
“先生请看,”向瑾迫不及待,“这是我高祖父记下的毕生战绩,其中又以永和二十八年那场对阵乌蒙与十六部联军的战役最广为人知,乌蒙族便是自那之后分崩离析的。不过,正史中只有按部就班的梳理,高祖父手札中记叙颇为详尽有趣……”
刘霄点头,“平定西南边疆之战,我亦有所听闻。”
“您看这里,”向瑾信手翻开至要找的书页,上边不仅有最初的记述,还有向家历代后人陆续叠加的批注。“当时大军在昆仑山脉遇阻,诸位将军皆建议先行退兵……冰天雪地,高祖此举颇为冒险……最终侥幸获胜,但据高祖自述,埋伏至第三日时,军心已有动摇,若不是引蛇出洞那一招冒险得手……”
向瑾滔滔不绝,刘霄不时回应,句句切中要害,实非外行。
向瑾喜出望外,“学生未曾料到,先生亦熟读兵史。”
刘霄愣怔一瞬,“家中亦有从军之人。”
刘霄的庶弟乃京北大营统帅刘壤,向瑾知晓。到底少年心性,未曾多虑,玩笑道,“刘将军大约也是个兵痴,先生刚刚提及高祖初入西北驻军那一战,着实输得凄惨,正史中并未多述,现存兵史中亦未有完整论述,诸般细节,需得博览群书方才将蛛丝马迹归拢个大概。”
刘霄微微垂眸,眼底晦涩一闪而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