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0(1 / 2)

加入书签

心慌,直到差不多一刻钟之后才又有人来,而且一连好几个,这一回,两人忙起来之后就彻底停不下来了。

因为粮食颗粒小,十来斤瞧着不过一小点儿,可十几二十来斤梨子就不一样了,能占不少地方,因此当村人陆续扛着一袋袋的梨子回去,动了心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呀,小伙子,你上哪儿弄来的梨啊,咋长这么好,这瞧着是白梨啊,这皮儿咋金黄金黄的,这是白梨吗?”一个妇人扛着小半袋苞谷往马车上瞅,话语里没有挑拣的意思,应该是纯好奇不是想讲价。

妇人的话正好合了万冬阳心意,他立马得意说道:“大嫂子,我这梨子是从府城来的,许是府城水土好,这皮儿都能养成富贵色。”

“哎呀,府城来的啊?可真是来的远啊。”妇人脸上有着明显的欢喜,连尝一尝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将手里苞谷递了过去让人过称。

万冬阳给他的梨子镀了金,又继续开始胡说八道,“大嫂子,我这梨可是走水路来的,这船运费贵得很,不赚什么钱,但咱们村子梨少,好些娃娃都没尝过呢,我辛苦弄回来虽说不容易,但也是好事儿,毕竟能让村里娃娃尝尝鲜梨的滋味儿,我也能赚几个小钱呢哈哈。”

万冬阳这话说罢,还不好意思的笑。

旁边村人见这个俊小伙笑的一脸憨傻,还冲着万冬阳说道:“你这小伙子真实诚,我看好多来咱们村的货郎都喜欢瞎说,买什么他都说亏本卖不赚钱,又不是菩萨下凡了,咋可能辛苦做赔本生意啊。”

这妇人的话说的旁边村人都笑了,还当万冬阳他们两口子年轻不会做生意,还给人传授经验。

柳欺霜在一边听着头都不敢抬,因为他知道,他相公在胡说八道,他们去年的梨明明赚了挺多的,他也用不着别人教,他聪明得很,知道村人喜欢老实人,这就开始装上了。

他去年以来越来越会用脑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老杨头教坏了。

两人这会儿所在的村子叫小桥村,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这会儿遇上村里秋收,在田里顶着烈日被晒得汗流浃背之时,若有一口脆甜多汁的果子入喉,那疲劳立马能消去大半了。

这个村子的人,还真是应了万冬阳先头所想,秋收的时候心情好手里也松散,家家户户都愿意用点儿粮食换果子吃。

且,便是有那么些舍不得粮食的人家,瞧着附近人家都换了,再瞧着家里娃娃期待的看着自己,羡慕的看着旁边的背了果子回去的人家,也就动心了。

因为没有哪个为人父母的能狠下心去,看着旁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家孩子没有。

两人车上的几大筐梨子,足足三百来斤,只一个村子就给换完了,且还有人家没换到手呢。

“这咋就没啦,小伙子还有货不?明天还来不?”有个稍稍有些年纪的婆婆扛了十来斤苞谷来,可车上只有几个挑拣之后卖相不好的梨子了。

万冬阳二话没说,捡了两个有些磕碰的梨子给老婆婆,还说不用等明日,他们下午些时候还来。

老婆婆得知他们还来,这一趟还得了两个梨子也没白来,高高兴兴回去了。

柳欺霜一听他们下午还来,先头还庆幸今日不用去梁家沟了,这会儿便垮了脸,但垮脸只是瞬间,他立马又来劲了,什么都没有赚钱重要啊,既然还要拉一车出来便不能耽误时间了,得赶紧回镇上去。

两人到了镇上,只匆匆在面摊吃了一碗面,赶紧往仓库里搬了一车梨,又匆匆出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