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就是你们这里在卖旧衣裳吧?”(1 / 2)
第194章:“就是你们这里在卖旧衣裳吧?”
叶宁没想到黄阿公会突然这么问,一头雾水地问道:“怎么了?是有人要卖铺子吗。”
“不是别人,是我。”黄阿公摆了摆手,长叹了一口气:“我在老街不是有两间铺子吗,一间是小尤他们现在租的这一间,另外一间位置差一点,在街尾。”
怕叶宁嫌弃铺子的地段不好,黄阿公又赶紧补充道:“不过你放心,那间铺子人流量也不错的,街尾那边出去就也是主路段,老街人流量好,街头街尾的铺子生意都是不差的。”
叶宁点头:“老街我去过,也知道那里的人流量,确实不错。”
这深市的铺子叶宁其实是可买可不买的,不过黄阿公都六七十岁的人了,身边也没个亲近的人看顾,这铺子和房子可都是他傍身的东西。
叶宁实在不想让黄阿公吃亏,所以忍不住多提醒了两句:“但是这深市正是发展的时候,你这老街的铺子说句寸土寸金都不为过,您又不缺钱花,完全没有必要卖铺子,这铺子您拿在手里,以后还会再升值呢。”
黄阿公摩挲着手里的茶壶手把件,神情苦涩地开口道:“我知道,但是我这里遇到点事情,缺钱花,这铺子我是肯定要卖的,你们也知道行情,我那铺子只要说卖,那肯定是不缺卖家的,我也是见你合眼缘,才想着先来问问你。”
叶宁也想到昨天晚上他们回来的时候黄阿公闭门不出的情况了,看来老爷子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了,不过他不想说,她也不好刨根问底:“那您准备卖多少?”
黄阿公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你买我不要高价,和小尤那铺子同样大小的铺子,十八万八。”
叶宁微微颔首,这个价格确实不算贵,毕竟这铺子租出去一年的租金都得两万四,这个价格还没到铺子十年的租金,按照现代的销售情况来看,住房和商铺的出售价格,最低也得在其二十年租金的价值左右。
不过八十年代和现代情况还是有些不同的,现在连那些叱咤商场和娱乐圈的煤老板都还没开始发迹,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买商铺的个体户可不多。
而且也只有深市老街的旺铺才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了。
其他地方国内第一批开发商建造起来的商业街,哪怕是地段顶顶好的铺子,一间也就卖个三两万块钱,就是后世被炒上天价的帝都四合院,现在花个十万八万也是能够买到的。
叶宁仔细盘算了一下,这深市到底是上面大力发展的地方,等她厂里的产量上了规模,以后倒也有来深市发展的可能。
所以这会儿趁着老街的铺子卖得还不是太贵,她确实可以先捡个漏,哪怕眼下用不到,也可以先租出去挣租金。
现在尤利民他们已经在老街落下脚了,铺子那边的出租事宜叶宁也可以让他们代办。
叶宁怎么想这都是一桩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遂直接拍板道:“行,这铺子我买了!”
黄阿公真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顺利,闻言
港城做生意了。
中间两人应该是有联系的,不过应该往来不多,至少黄阿公前妻去港城的时候,这铺子和房子是还没有还给黄阿公的。
尤利民估摸着对方最近应该是听到相关的消息了,加上在港城的日子也没最开始想的那么容易,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一遭。
尤利民很想劝黄阿公,这钱要是给了,等儿孙都在港城站稳脚跟后,他们就更难团聚了。
黄阿公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前期也是看尽了人情冷暖的,虽然现在儿孙都远在港城跟他不亲近了,但是他总是记得以前他和妻子刚离婚的时候,大儿子因为牵挂他,带着弟弟走了半晚上来看他的场景。
到底是自己的血脉,那边都开口了,黄阿公也不能袖手旁观,不过他也知道尤利民是在为自己打算:“没事,港城确实比我们内地好,只要儿孙能过的好,我一个孤老头子,怎么都成,而且卖了一间铺子后,我这不还有一间铺子吗,养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尤利民换位思考了一下,同样的事情要是落到自己身上,那他恐怕也会做出和黄阿公一样的决定:“您自己想好了就行,要我说你既然这么放不下,还不如把房子铺子一起卖了,去港城和儿孙团聚呢。”
“那不行,这老宅是我黄家人的祖产,我交给谁都不放心,必须得自己守着,这几年两岸之间的管束明显宽松了下来,说不定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常回来看我了。”黄阿公何尝没有动过这个心思呢,只不过是他两边都放不下罢了。
黄阿公不想继续讨论这个,只能转移话题道:“我们约好了在中英老街见面,所以等会儿还得麻烦小尤你开车载我过去一趟。”
中英街在深市是个极为特别的存在,本是因为河床淤积成,因为它连通深市跟港城,这条长只有两百多米,宽三四米的街道,因为一边属于深市,一边属于港城,只真正的一街两制。
至于为什么叫中英街而不叫中港街,那也是因为这个世界和叶宁所在的世界一样,此时港城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区,所以另一边街道此时属于英租界,就定名为了中英街。
时下港城那边的街道主卖黄金、服饰、小家电,相比之下,深市这边的货物就要接地气多了,店家售卖的大多是各种农副产品。
现代的港城人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会坐着摆渡船深市码头买肉买菜,现在中英街也一样港城人拉着小推车来中英街买便宜的粮油米面。
和老街的小港城不同,现在中英街那是货真价实地被全国人视为购物天堂。
就算那些从来没有来过深市的人,也知道深市有条街连通着大陆和香港,以前大家在中英街买东西还要藏着掖着,生怕一个疏忽被人抓住,扣上个敌特的帽子。
自打去年改革开经济改革开放后,政府开放了中英街,大陆的居民只要有出入通行证就能入内购物。
因为这里的港城免税店物美价廉,也成了许多外地老板来深市必逛的地方。
在巨大的人流量的加持下,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