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第 118 章 “要是可以的话,我想…(2 / 2)
自从上面推行个体经济后,这新规是一天几条一天几条的往外发。
首先是镇上增设工商行政管理局,其实就是个体户要想开店,要先去工商局□□明,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要纳税。
以后他们这些当官的,一个镇的税收也是他们的一大功绩。
镇上现有的厂子都是国营的,每年缴纳的税款不多,叶宁是第一个私人建厂的投资人,按照现有的政策,娄爱民给她免了厂子前三年的税款,这三年是从她厂子建成,去工商登记后才开始算的。
这三年镇上是收不到叶宁税款的,但是三年之后,按照现在的规定,她是需要缴纳百分之一十八的营业所得税的。
以后这些钱都是娄爱民建设乐阳镇的底牌,有更大的好处在后面,他现在给出点钢筋定额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顾骁不知道娄爱民心里的这些小算盘,领到条子后就去山市提钢筋了。
娄爱民给批了十吨的钢筋,顾骁的货车一趟运不完,只能去找尤利民帮忙。
尤利民从深市回来后,就在山市租了个摊位卖衣裳和甘蔗。
这深市的甘蔗味道很不错,一根三四斤重,尤利民卖一块钱一根,也有不少人买。
那牛仔套装和□□墨镜就更不用说了,山市的小年轻有几个见过的,但凡是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当了这第一批的尝鲜人。
顾骁直接去尤利民他们投宿的招待所,让前台给尤利民留了话,让他回程的时候去钢铁厂帮自己运一些钢筋回去。
尤利民要在镇东修商铺,一直也在打听哪里有钢筋卖呢,然而这玩意儿实在不好买,他找了在机械厂上班的大舅子齐辉,让对方帮他留意着,如今也才收了几千斤钢筋的条子。
叶宁要修的厂房那么大,娄爱民给的十吨钢筋肯定是不够用的,只要有条子,这钢筋的价格也不算高,七百五一吨的价格,对于顾骁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钢筋装上车后,顾骁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往收自己条子的主任手里塞了两包好烟:“我买这钢筋回去是给归国华侨建厂房的,镇里批的这点钢筋根本不够用,您说我要想多买一些钢筋,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呢?”
负责人一下子就听懂了顾骁的弦外之音,不过厂子外面排着队想买钢筋的人多了去了,他哪能就因为这么两包不值钱的烟就开口提点顾骁呢。
顾骁十分眼尖地注意到了对方捻了捻手指,当即就又背着人往对方手里塞了两张大团结,随后才压低声音道:“还请您给指条明路。”
“咳咳,这个嘛。”把手里的两张纸钞装进兜里后,对方总算是松了口,清了清嗓子道:“我们厂里每年也会留一些额度应急,眼下已经是年末了,倒是还有一些剩余,不知道你还想买多少。”
来之前顾骁已经问过施工队的队长了,叶宁买的地宽,也要求厂房建得宽敞,现在钢材不好卖,也就不要求什么二三层的厂房了,一层就行。
饶是如此,要想按照叶宁的要求建成一座两千平的厂房,至少也得三十几吨的钢材,这还是在施工队改过图纸,有意减少钢材用量的情况下。
顾骁沉声道:“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再买三十吨钢筋,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毕竟钢筋这玩意这么难买,要能一次多买点总归是好的,就算这次用不完,回头修建食堂和职工楼总归是能用得上的。
第119章第119章这房子该上梁了,不知……\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