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2 / 2)

加入书签

裴霁云在雪梨心中自来是个伪君子,她不信他,一出事就怀疑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这一次却是令她感到稍稍诧

异了。

十来日过去,狱卒传来消息,道是缙国拒绝了交换俘虏,前方已经集结兵力,快要打起来了,兖国君主下令将这些俘虏都压到前线祭旗。

此事一出,牢房内霎时沸腾不已,怨声载道,陆蜀令也跟着惊疑哀嚎,一是装模作样,二是此事亦是出乎自己意料,心中不免怀疑裴霁云是不是另寻了新欢,改了心意,要置他们于不顾了。

姜依原本亦是怀疑背后有人设局,此刻那丝狐疑念头却是缓缓打散了。

只有赵雪梨深谙裴霁云手段,依旧猜忌着他。

众人自然不可能就这般心甘情愿地被送去祭旗,只不过时机不好,只能暂且蛰伏着,待到被扣押出城再寻逃跑良机。

不过一旦倒霉了,事情往往会比意料的更糟糕。

他们这批被抓的缙国人竟是跟着兖国军队一起被押送的。

行军路上,那些粗壮的兖国兵卒荤素不忌,对着俘虏肆意妄为,没将其当做人看待,若非姜依舍了全部银钱,买通一个百夫长,他们定然遭罪。

如此半个月下来,到了边境之地,赵雪梨都不由开始动摇起自己猜忌裴霁云的心了。

边关混乱、萧条,人人都因或将打起来的战事四散逃命,那群兖国人将俘虏都关在茅厕旁的帐子里,没人太关注他们的死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拉出去祭旗,姜依原是打定主意夜里乘着兵卒们睡着了就发动混乱逃走的,没想到时来运转,天色尚且亮着时,边关猝然起了战火,这群刚到的兵卒被紧急拉去前线,着急慌乱之下,只留下了十来人看管俘虏。

被留下的人全然没料到任打任骂了一路的俘虏会忽然反抗。

这群俘虏早在不知不觉间被姜依联合起来,此刻一哄而上,兵卒们即使着盔负甲,可措手不及之下也很快便被砍杀了。

唛唛纵然胆子大,能将毒蛇毒虫视作玩伴,却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血腥混乱的场面,有些害怕地一直紧紧拉着雪梨。

赵雪梨见识稍微多一些,也不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场景了,可不管见了多少次,依旧十分不适,腿肚子直打颤。

她握着唛唛的手,一声不吭跟在梁兴泽后面往外冲。

但上天只垂怜了她们片刻,尚未冲出营地,远处竟又来了一支精壮部队,瞧着旗帜打扮,却不像是兖国人,反倒很像缙人,赵雪梨心里咯噔一下,停下脚步,身边那群冲出来的俘虏却像见到救兵一般,欢天喜地冲了上去。

姜依领着手下解决完帐子附近的兵卒,走出来一看,亦是神色莫辨。

打头的将领穿着一身银甲,一手勒住缰绳,一手握住银枪,好不傲气,垂下来的眼轻飘飘打量混乱的营地一眼,有几分诧异,没料到这群俘虏竟然有胆子逃走,还有胆有谋,将要成功了,他扬着道,“诸位莫惊,我乃宣州张浒,奉杨威将军之命,前来救诸位回缙。”

此言一落,诸多人面上立刻涌上喜极而泣、不可置信的激动之情,即使有生性多疑的,也在张浒及其部下令人熟悉的缙话之中打消掉了。

张浒令部下将营帐中的兖国士卒屠杀得干干紧紧,拉来数辆板车供俘虏们乘坐,这期间没有人质疑反抗,都七嘴八舌感念杨威将军的恩德。

姜依没有轻举妄动,和一众人混在俘虏之中上了马车,张浒多看了梁兴泽等人几眼,见一群精壮汉子聚在一辆车上,眉头微皱,但并未多言。

赵雪梨蓬头垢面,和唛唛缩头缩脑窝在板车一角,湮没于人群中,像根不打眼的枯草一般,倒是未曾引人注意。

张浒领着部下带着几大车感恩戴德的俘虏们出了营帐,一路疾走,很快便离了此处。

此处是兖国边关之地,一众被虏来之人对于地形自然是陌生的,只能是张浒带到哪里就是哪里,不过看方位确实是回缙朝的,这可就令赵雪梨为难了,她不愿回去,也不想在兖国任人宰割,不由急了,抬眼频频看向姜依,都只得到了摇头的安抚回应。

不论如何,当务之急都是先离了边关前线这等要命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