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2 / 2)
徐可心怔愣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何知晓此事……
第85章
徐可心良久未语,过了半晌才不解道,“妾身不知晓公子话里的意思。”
她对林昭明知根知底,可以将自己的事直接告诉他,但的确不了解这人,难以知晓这人的心思。
林怀瑾好似只是随口一问,也未想要立刻得到她的承认。
他打开匣子,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放到桌案上,长指轻轻按在书籍边缘,将书推到她面前。
徐可心不解地拿到手中,轻轻翻阅几页,很快发觉这是本诗集。
林怀瑾足足拿了数十本过来,徐可心看了眼摆在桌案上小山高似的诗集,又看了眼一旁格外笨重的木匣子,不明白这人一路怎么抬过来的,竟不觉得沉。
男人眸色平静,额头也没有半滴热汗,好似于他而言,搬这些东西毫不费力。
徐可心攥着手中的书,无声看了他半晌,才不解问,“公子,这些书是……”
男人拿着帕子,正不紧不慢擦手,闻言看向她,“白日听昭明说,姨娘久仰李长公子的诗作,遂命人寻来几本诗集,希望这些能合姨娘的心意。若有缺失,姨娘可告之于我,怀瑾再命人前去搜集。”
话音刚落,徐可心没了声音,哑然地看着站在身前的男人。
过去她对这人有偏见,认为林怀瑾古板腐朽城府太深,看向她的目光总是带着算计,现在仔细一看,莫名发觉这人是个倔的。
她同林昭明说的那些话无非只是托词罢了,她对李长公子的诗集无感,之所以提及他,无非想知道他平日里同谁往来。
没想到这人会错意,还真寻来了诗集。
徐可心垂着眉眼,翻阅手中的书卷,正想着如何婉拒,目光掠过其中一页的批注时,霎时停了下来。
一行规整的朱红楷字印在上面,清晰地说明了这诗为何人所作,又赠予何人。
两个名字均非李长公子,而是旁人。
徐可心怔愣片刻,下意识翻页,却见每一首诗的末尾,都有此类批注。
书是印刷的,还留有松墨香,那一行行朱红批注明显是后来撰写的,并非一齐印上去的。
她抬手轻轻抚上一个字,字墨托尾,还未彻底阴干,好似方写下没多久。
徐可心紧抿着唇,复又拿起旁的诗集,整整十数本上百首诗,每一首诗后面均有批注。
她下意识抬眸,看向站在一旁的男人,迟疑道,“这是……公子所写?”
林怀瑾看了一眼她所指的批注,眸色平静,“怀瑾与李长公子是同僚,每每其兴建诗社,均会邀怀瑾前去,怀瑾才疏学浅,不知晓如何吟诗作对,胜在过目不忘,知晓何诗为何人所做。”
徐可心攥着手中的诗集,彻底失了声音。
网?阯?F?a?B?u?y?e?í????????€?n?2?????????????????
李公子兴建诗社数年,诗社众人所作之诗也繁冗杂乱。
依林怀瑾行事严谨的性子,除非闻所未闻,否则不会有遗漏。
她过去知晓林昭明颖悟绝伦,学什么都快,因此还羡慕一二,如今听了林怀瑾的话,才发觉这兄弟二人的确如旁人所说那般博闻强识,格外出众。
分明她比两人年长数岁,但为何她背起书时,连字都认不齐,甚至每每背了后一句,就忘记前一句。
徐可心紧抿着唇,想起大人每日书不离手,入寝前时常翻看书卷,不自觉想起她已故的父亲。
父亲生前好似也并不喜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