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2 / 2)
这一回不是来找女儿,而是来请顾氏帮忙牵线。既然要结亲,那就要给足对方面子。
何家上一次来侯府,是为与侯府拉近关系,白如意就想来试探一下,看顾氏愿不愿意做这个媒。
如果侯府接受何家的投诚,顾氏出面提亲,何家人面上也有光。
如果顾氏不愿意,那侯府与何家就没有白如意以为的那么亲近……婚事还是要结,一码归一码嘛。不过,顾氏做媒人就不合适,得另找旁人。
她说起了两个年轻人一起出游:“咱们身为男方,总要先表态,不然,黑不提白不提的,岂不是欺负人家姑娘?不知……亲家母这可好些了?若是病情有好转,还要麻烦亲家母陪我走一趟。”
顾氏欣然答应。
她对将军府一向很客气,并不止是因为廖齐位高权重。别说现在侯爷是国丈,就是原先的安东侯府,若与廖齐合不来,也不用太给人面子。
当然了,朝堂之上,如非必要,不要与人结仇。顾氏愿意和白如意来往,对将军府客客气气,更多的是因为儿媳妇。
儿媳妇解了她的困境,让摇摇欲坠的世子之位重新变得稳稳当当,不光会哄儿子,会生孩子,还特别会做人,交到儿媳妇手里的事,一般都能办得妥妥贴贴。
“好啊,刚好我闲着无事。”顾氏笑吟吟,“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年轻人成双成对,我可听说了,帮人做媒是积德。你哪天准备好了,我陪你走一趟就是。何家的姑娘我见过,真的很乖……”
就是有点太乖了,都不爱跟长辈说话。看着又可爱,该嫁人的年纪,跟个小孩子似的。
顾氏还有个儿子没定亲,那天也看了一下何家的姑娘,相处的时间不多,还没起结亲的念头,就被彭知礼抢了先。
白如意立即道谢,又说了一些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不知亲家母觉得这些可够?”
她提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几样特别贵重的。因为何大人是读书人,她选的都是些古籍名画。
顾氏颔首:“足够。”
事情商定,白如意放下心来,可又有些忐忑,找到女儿问:“你觉得何姑娘好不好?”
廖红卿乐了:“知礼娶妻,他觉得好就行。”
白如意心疼儿子:“知礼几岁启蒙,辛苦读了这么多年,离入仕还有很长的一截路要走,而入仕后才刚刚开始。”她叹口气,“如此艰辛,若是有一个体贴他愿意帮他分担的贤内助,他自然要轻松许多……”
廖红卿宽慰道:“何姑娘是他自己选的,不管以后两人感情如何,至少他现在想娶她。你既然心疼他,难道舍得他和心上人不能终成眷属?”
以后过得好不好,那都是以后的事。
白如意难得多愁善感而已,这婚事还是要谈。
这一次两家相看,那就是走个过场,长辈们在雅间里闲聊,两个年轻人已出门闲逛了。
最近朝中有不少官员催促皇上选秀。
前朝中,新帝登基后第一回选拔人才,后宫里,也该为皇上选一些新人。
比起先帝妃嫔几百,新帝的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相差也太大了。
彭知礼和何姑娘谈婚论嫁,廖红卿没有出面,她大多数时候都关在府中,天越来越热,顾氏想带着有孕的儿媳妇去庄子上……顾月苗第一回怀有身孕,娘家的长辈已经不在,没个人在旁边看着,顾氏很不放心。
姑娘家嫁人后若没有亲生儿子,就只能养庶出的孩子……顾氏管不了被发配的顾家人,自认为该照顾好娘家侄女。
这一胎,必须要母子平安,孩子生下来前,侄女在哪儿,她就在哪儿。
“你看好府里,拿不定主意就派人去郊外,若有人求上门来,你不想答应,就只管往我身上推。”顾氏并没有不放心府里,儿媳妇过门好几年,孙子都三岁多了,她只是习惯了唠叨。
廖红卿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