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5(2 / 2)

加入书签

贺侯得了消息,便给府里留了话,让准备一个小院子,好安顿一家五口。

顾氏近几日得了风寒,身子有些不适,大夫说让卧床休养。她便顺手将府里的所有事情丢给儿媳妇。

对于让儿媳妇管家,她真的特别放心。这几年来,儿媳管家就没有出过大岔子。

那家人姓周。

书生周成全,带着母亲和十六岁的妹妹入京。

一家子没有从正门拜访,而是先去了偏门,手上拿着一封信,说是找侯爷。

贺侯不在,顾氏又在病中,下人禀到了廖红卿跟前。

“应该是外地人,带着点淮南口音。”

早在一个月之前,廖红卿就已吩咐下去,必须对上门来拜访的人客客气气……其实以前她就嘱咐过,最近又嘱咐了一次。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哪怕只是侯府的门房,走出去也有头有脸,能得不少人追捧。廖红卿怕他们飘飘然,再把客人给气走了。

廖红卿一听就感觉是那一家子。

“先请他们进门,奉上茶水。”

廖红卿还以为,衙差的后人,不说过得有多体面,至少该衣着规整……哪怕是外地而来,也可以先在城外休整一番。

结果,一家三口跟逃难似的,浑身上下脏兮兮,蓬头垢面,丫鬟们拼命收敛神情,尽量不露异色。

看见廖红卿进门,一行人纷纷起身。

周成全看到走进来的年轻妇人一身华贵非常,肌肤赛雪,不敢多瞧,急忙低下头躬身行礼:“来得唐突,还请夫人恕罪。”

他一行礼,边上的母女二人也跟着行礼。

看得出来,母女俩学过规矩。

“可是周伯父的家眷?”廖红卿笑道,“父亲早已吩咐过了,让好生招待呢。”

周成全再次一礼:“家父确是周雄鹰。”

“那就没错了。”廖红卿找来了管事,“快带几位客人去准备好的院子,再让人去禀告父亲,一会儿记得让厨房准备接风宴。”

三人受宠若惊,面面相觑过后,还是由周成全出言:“夫人不必如此客气,若是府上不方便,我们也可……”

“方便!”廖红卿笑道,“父亲早在一个月以前就让人准备好了院子。”

几人被带下去。

念儿一脸惊奇:“没想到侯爷居然会与这样出身的人家来往。”

盼春训斥:“别议论主子。”

念儿知道分寸,此处没外人,她才多嘴了。

晚上确实有接风宴,贺元安还出席了,往待客的外院大堂去时,他小声道:“父亲这般,并非只看当年的袍泽之情,当年那位周伯父,救过父亲一次,后来成了父亲的属下,他家中兄弟出了事,要孝敬在长辈跟前,这才退伍回了乡。”

廖红卿明白了他的意思,堂堂侯爷所作所为会落入许多人的眼中,他不是只念旧情,时隔多年还愿意照顾兄弟的家眷,这叫重情重义。

谁不想跟着一个重情义的主子呢?

而侯府也不至于养不起这一家三口。

一家人洗漱过后,换了衣裳,总算有了几分模样。

周成全长相端正,浑身带着股浩然正气,母亲周杨氏,年纪和顾氏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