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2 / 2)

加入书签

世人相看轻视,一看门当户对,二看德容言工,大多数的人娶媳妇,是希望娶个女子回家帮着孝顺长辈操持后宅生儿育女,可没想找一个成天泡在苦水里的女子回去安慰。

廖玉珠无奈:“我懂你的意思。但我想着,她一直不相看,不嫁人,心里就总念着那姓袁的,等有了新的未婚夫,有了盼头,就不会再自怨自艾郁郁寡欢了。”

“姑姑也有道理。”廖红卿没让廖玉珠的话掉地上,随便应付了一句。

这并不能让廖玉珠满意:“你要是看到合适的,千万费心留意,姑姑谢你。”

廖红卿摇摇头:“怕是不能。”在廖玉珠翻脸之前,她掰着手指算,“妹妹和三皇子的亲事定在二月,满打满算才一个多月,接着就是二弟的亲事,对方是我婆婆的娘家,万万不可出错,我得跟着忙前忙后。即便有空,也是在四月之后了。不过,侯府连办两场喜事,姑姑去做客时,可以留意一二。”

等到忙完,都过去小半年了。

这一番话,将廖玉珠的劝说堵了回去。

白如意知道小姑子要找女儿说什么,抽着空就来解救闺女:“用膳吧,早点用完,你们也早点回。”

廖红卿颔首:“今儿确实得早点回,世子昨夜回来的,睡醒就跟我一起出门,出门几个月,他还没有正经拜见过长辈。”

白如意叹了口气。

女婿这么远回来,再要办差,肯定也要等妹妹出嫁以后。

即便是昨天回来还没有拜见过长辈,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女儿急着回,还是被廖玉珠给吓着了。

“行。过两天我带着圆儿来看你。”

一行人有说有笑,这午膳迟了点,晚膳又特别早,也弄不清是哪一顿,反正,女婿回娘家至少要吃一顿饭。

用完膳,廖红卿很快就闪人了。

廖齐看在眼中,催促妹妹:“你们也回吧,我们也得回娘家。”

廖玉珠:“……”

*

昨天贺元安没能在年夜饭前赶到,夫妻俩回娘家又在天黑之前回了侯府。顾氏很高兴,难得侯爷还在府里待了一天,她兴致勃勃让厨房准备了一大桌菜。

值得一提的是,顾氏今儿没有回娘家。

儿子好不容易回来,母子俩还没说上话。娘家那边……她正在气头上,也不打算原谅,就这样吧。

酒过三巡,众人都自觉放下了碗筷。看得出来,侯爷有话要说。

“挺好,元安好歹是赶回来了,但话又说回来,年轻人差事要紧,这过年嘛,每年都要过,赶不回来也不要紧。”他喝了一口酒,“去年咱们家多了一口人,下个月你妹妹要出嫁,争取明年还多一口人。元安,听见了吗?”

加上廖红卿一起,侯府拢共六个主子,贺元慧出嫁,只剩五口人,贺风平娶妻,能填回一人。怎么算都只有六人,剩下的那个人从哪儿多出来?

廖红卿心下默默算了这笔账,瞄了一眼自己的肚子。这是在催生吧?

难为侯爷居然把催生说得这么直白。

顾氏脸色微变,不等儿子出声,率先道:“年轻人有自己的打算,元安常年在外头……子嗣随缘,今年不来,明年总会来。”

侯爷瞅了她一眼,皱眉问:“大过年的,我就随口一说,你急什么?”

顾氏满脸不自在:“啊?我急了吗?没有啊……元安,我急了吗?”

儿子肯定会帮着她说话。

关心则乱,顾氏方才的神情确实不自然。

贺元安面色淡淡:“父亲,此次儿子在西北发现了一个铸剑师,手艺很好。特意给傅老将军铸了一柄重剑,明儿添到年礼中。”

傅老将军算是父子俩的武师傅,两家常来常往,每年的大年初二,安东侯都会抽出时间上门拜访。这么多年,傅老将军也习惯了,初二那天会留在家里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