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1 / 2)

加入书签

裴郁璟笑意深长,把散落在地的衣裳一件件捡回来穿上,顺手把从师离忱枕边摸到的玄色暗纹巾帕塞进怀中。

快速离开了殿中。

*

翌日清晨。

京都城会试榜单张贴,会试头名以及前十位贡士的卷子被呈放到圣上案前,柳清宁道:“圣上,礼部已着手准备殿试,今年春闱参与举子诸多,翰林院层层批阅,共有四百九十三名贡士。”

“知晓了。”师离忱波澜不惊,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往年有科举暗中舞弊之事导致郁郁不得志之人诸多,有甚者对朝廷失望,自然就放弃参举。

先帝死后国丧期间的秋闱,由太师把持,先是整顿了科举。之后太后下台,圣上又将林氏一族尽除。

监察司确立后,查出第一个大案便是九华寺,引得所处月商的所有佛寺都进行整改严查。

科举被完全肃清整顿,自然就会有想要投效朝廷的学子出现,且春闱只论学识不论年岁,往年得举者也来参与,人数便上去了。

翻看史册,往年贡院最多也不过容纳六七千人。

第54章

师离忱简单看过卷子,倒是有两个熟悉的姓氏,一份是卫珩一,一份则是春日宴上的那位陶举子。

还算是有些墨水。

只是以帝王的眼光来看,这份卷子纸上谈兵居多了些,且有些偏激,不够符合国情,若是生在太平年间,陶举子或许能有作为。

可惜现在北有南晋,外有鞑靼,外患不解,何以谈儒。

“这份,原本太傅是不打算让他过试,但臣瞧过,认为里头有些见解在理,又让翰林院诸位都审过,才留下来。”柳清宁道。

师离忱唇边噙笑,瞥一眼右上角标注的名次,“二百三十六名,可圈可点,算不得好,也算不得不好。”

说话间,师离忱将目光转向柳清宁,见柳清宁板着脸,面上不带一丝情绪,就知这殿阁学士有气了。

他忍俊不禁道:“朕听说了那日的事,有人训过他们了,还有穆子秋盯着起不了乱子,你不必放在心上。”

柳清宁一板一眼道,“臣度量小,听不得有人诋毁圣上。”

“朕都不在意。”师离忱失笑,把陶举子的卷子放到一旁,“该怎样就怎样,这卷子也不必特意拿到朕眼前来。”

“臣明白了。”柳清宁低声道。

至于其他会试前十的卷子,每一份都精彩无比,春闱人多才子也多,届时殿试,还真不知到底谁能夺得前三甲。

师离忱瞟了眼卫珩一的卷子。

会试第五。

*

京都城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会试榜单一出,有得当场情绪激动到昏死,有人则以为无望在客栈收拾细软,谁知被吹锣打鼓叫住。

有得踌躇志满,却翻来覆去找不到姓名,在榜前哀嚎无能狂怒。

卫珩一站在高高的榜下,昂首看着第一排,顺位下来第五个,属于自己的名字,眼前有些恍惚。

“你中了!中了!”荀嵩比他这个当事人还激昂,指着上头的名字,“第五,第五!”

卫珩一回过神来,心口嘭嘭地跳,“第五,我中了。”

“跑,快,快跑!”荀嵩嚷嚷完,发现有戴着大红花的小厮再往这边挤,赶紧拉着卫珩一逃跑,“捉婿的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