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 / 2)

加入书签

闻杨目瞪口呆地看着许见深,不明白为什么刚才明明没有喝酒,他却能热得这么快。

队伍的尽头是一处祠堂,人们将塑像运至空地前,周围点起一圈火把,像是古时候某种神秘的仪式。

闻杨被他拽着往前走,手上的知觉无限放大,其他地方毫无意识。许见深的指腹挪动到哪,哪里才恢复知觉,并伴随着酥麻过电般的触感。

一行人在篝火边手牵手围成圈,跟着乐器的节奏,一边跳一边唱。

他们的南边是海,惊涛席卷着咸腥味拍打着石头,像是在给他们伴奏。

这场仪式一直持续到晚上,天渐渐黑了,看不见月亮。

直到散场,许见深才放开闻杨的手。

两个人的手心都湿湿的,不知道罪魁祸首是哪位。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i????????e?n??????Ⅱ????﹒???????则?为?屾?寨?站?点

许见深终于回过神,意识到自己刚才在干什么,猛然往后退了一步,祈祷闻杨不要介意。

他跟闻杨的距离又回到来时那样,并肩站着,皮鞋和运动鞋相对。

就像兖港的许总,和唱《塔底》的闻杨。

退后的动作非常明显,闻杨自然也能感受到。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身份,他没有觉得难过或酸涩的资格,只觉得松了口气——闹剧终于谢幕,他们终于回归自己的角色。

情感的保护机制下,闻杨开始放空,同时心脏有些钝痛。

许见深看着他,欲言又止,指尖在裤缝边动了下,脚尖也往前踏出一寸。

因为太专注在放空,闻杨没有注意到。

“……今天怎么没有月亮,”许见深看了闻杨很久,最终还是没迈步,而是抬起头,看着天边朦胧的云,“是要下雨了?”

闻杨抬头时已经神色如常:“那走吧。”

“我们回家。”他说。

【作者有话说】

*习俗和村落都是虚构的,部分风俗有参考泉州、婺源等地的习俗

今天有两章,记得往后面翻

第35章 两百一十六

回程果然下了点小雨,正好车上有伞,许见深随手拿下来一路带着。他撑起伞,向屋檐下躲雨的闻杨招招手,闻杨就小跑着过去了。

两个大男人,并排打伞走有点拥挤。

许见深自觉留了个空,把伞往闻杨那边倾斜。

雨水落下许见深的肩膀上,闻杨看到后,皱了下眉。

“我来打吧。”闻杨接过他的伞,手指无意间会碰到许见深的。

两个人指尖都凉,许见深移交伞柄,把手放进口袋里。

闻杨询问:“冷?”

许见深摇头:“还行。”

“那就是冷。”闻杨一边问问举着伞,一手解开外套的扣子,递给许见深,“换件衣服?”

许见深为难:“不用了吧。”

闻杨忽然停下,站在原地。

许见深回头,疑惑地看着他。

“是怕有人会介意吗?”闻杨近乎直接地问。

类似的话许见深以前听过几次,基本上都是对他那么点心思,想试探他的情感状况才说的。意图太明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