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 / 2)

加入书签

定次日处理的音频检查完毕,还设了个字体巨大的提醒事项,生怕忘事。

可惜,跟过去很多次一样,这次约定又没能成行。

许见深大早上被枕边人的铃声吵醒,不满地翻身,把被子卷走压到下面。

陆非晚在一旁接电话,语气冷淡地回应对面。许见深只听到零星几个词,什么“知道了”“去了再说”之类的。

收起手机,陆非晚搭着许见深的肩膀说:“阿许,公司让我去开会。”

“……”许见深把头埋进枕头里,不吭声地拍了下被子。

“不能陪你去挑礼物了。”陆非晚抱歉道。

许见深这才转过身,眼神迷蒙地看着天花板,心说早知道这样昨晚就不熬大夜交音了。

“什么叫‘陪我’去?”许见深的声音清冷而平淡,像是从天上飘下来的,“是你导师过生日。”

真论起亲疏远近,陈钧的生日,本该陆非晚更上心,许见深推了工作陪他已经很麻烦了,陆非晚自知理亏,提议道:“车我直接开走送修,你今天好好休息。”

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最近公司新招来一批混音师,昨天又刚跟风闻集团签完长期合作协议,简直一刻也停不下来。

许见深睡眼朦胧地戴好手表和袖扣,在“这钱非赚不可吗”和“不上班公司会倒闭”之间反复挣扎。

九点零五分,收拾利落的许见深出现在公司门口,带着淡淡的剃须水香味。

大堂墙壁上挂着烫金镂空的标识:兖港混音科技有限公司。

兖港成立三年,主要业务包括录音、混音和后期母带,最开始只是十个人的工作室,现在人员已经扩展到近百个。

正好今天市场经理也在,许见深便找到他,让他配合风闻集团出服务方案。

风闻集团早年只出古典唱片,算是垂直领域龙头,几乎不涉足流行乐,近年出于成本压力才转型做电影配乐。古典交响和场景配乐天差地别,所以,风闻想找市场嗅觉灵敏的公司承接后期,一来二去,就找到许见深这儿。

市场经理也明白这是大单子,不能按以前那套成规模的流程走,立即开始着手准备。

业内有句话叫“三分编七分混”,好的混音师一单收六位数不在话下。商单接多了,兖港就不得不工业化运作,许见深需要亲自把关项目质量,业务、市场两手抓,自然比其他做老板的更忙些。

等许见深审完一批母带,签掉几份材料,天已经快黑了。他正准备回家,突然收到一位客户的消息,问他想不想去livehouse,见见马上要合作的歌手。

客户名叫桑田,是位金牌制作人,最近在忙一个大制作电影的宣传曲,而许见深要给这首歌做混音。

许见深跟桑田私交不错,近期又有合作,没理由失约。他一口应下,打车前往。

正是拥堵的时候,十分钟的车程延迟了半小时才到,导致许见深差点错过开场。

桑田烫着港式大波浪,身材高挑,站在门口非常显眼。

许见深远远走来,带着职业的微笑,上前道:“抱歉啊,桑姐,路上堵。”

“没关系,我也刚到。”桑田优雅地伸出右手,“听说许总最近签了个大单啊。”

说的是与风闻的合作,许见深知道圈内无秘密,但没想到消息传这么快,他轻轻握住面前的手指,说:“不管什么大单,我不还是在陪桑大制作人加班吗?”

这话暗里恭维对方又不卑不亢,桑田笑了声:“许总还是这么会讲话。”

二人结伴往验票区走,桑田边走边说:“风闻,背靠闻家的资源,你跟他们合作,业务源就不用愁了——许总,真有眼光啊。”

圈子就这么大,制作方之间都有点竞争关系,许见深听出对面在探消息,没往深了聊,打马虎眼过去了:“愁啊,怎么不愁,那么多人等着吃饭呢。”

“兖港还愁吃饭?那其他公司别活了。”桑田评价完,自己先进闸机,许见深跟着她上楼。

这家livehouse音响优质,二楼效果更好,所以桑田加钱来了楼上卡座。

许见深今天穿着修身的黑衬衫,棉麻质地,和冰冷的腕表并不适配,不过表是陆非晚买的情侣款,所以他没摘。

见桑田穿着短裙,二楼地砖又是镜面,许见深便叫来服务生,要了张薄毯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