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0(2 / 2)

加入书签

好在这时候王家的行李都装好了,盛悠然也就没再理会冯启英,坐上了车,和冯家的人一起离开了码头。

王一君托盛悠然买的房子,就在中环附近。

因为王家人多,所以买独栋别墅根本住不开。盛悠然就在王一君的同意下,帮王家买了一栋楼。

那栋楼离码头不算太远,开车三十分钟就到了。

盛悠然带着王家人去那栋楼的时候,冯启英的车队,一直不远不近的跟在盛悠然的车旁。

偶尔超过盛悠然的车时,还能瞧见冯启英的侧脸。

“悠然,你老实跟叔说,你是不是遇到麻烦了?”老王叔和盛悠然坐在同一辆车上,见状也关心起来。

在码头的时候,他就感觉盛悠然和冯启英之间怪怪的。但是他也看出来盛悠然想和冯启英撇开关系,所以当时也没仔细问。

如今上了车,老王叔看冯启英的车队还跟着他们,就有些忍不住了。

老王叔为人仗义,作为长辈在关心盛悠然这个晚辈。盛悠然也不好意思再瞒着老王叔了。

“他昨天让媒婆来家里提亲,我没答应他。”盛悠然和老王叔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也避重就轻:“谁知道又来了。”

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层山。

冯启英这死缠烂打的模样,好像追盛悠然勤快一点,就能把盛悠然追到手似的。

“这港城风气实在太开放了。”老王叔忍不住说:“开着十几辆车来追人,这种浮夸的作风,也就在港城能看见。”

老王叔若有所思的盯着跟在他们后面的车队看了一眼:“他姓冯?在港城又有这阵仗?他和冯万里什么关系?”

当老王叔问出这话的时候,盛悠然都心惊,老王叔的直觉也太敏锐了。

她找王一君在北平打听冯启英的事情,并没有让老王叔知道。结果老王叔一听冯启英的姓,就猜到了冯万里那里。

“我听说冯万里逃来港城后,就娶了个洋人太太巩固自己在港城的地位。”老王叔还分析道:“按照冯万里的手段,他在港城经营这些年,肯定也和在内地时一样,到处搜刮……”

“叔,您还真猜对了。冯启英就是冯万里的儿子……”盛悠然看老王叔猜出了,自己也就没必要瞒着了。

像老王叔这种在旧社会开镖局的人,见多识广;很多事情看一点,就能猜出全貌。

所以盛悠然就直说了:“我来港城后,冯家一直在暗地里和我交手。这个冯启英是当年冯万里留在内地的儿子,我和他在内地时的确算朋友。不过如今物是人非,他想娶我,我是不会同意的。”

“冯家那种地方,也的确不是好去处。”老王叔点头,还对盛悠然说:“你也别怕他,有事跟叔说就行。叔在港城也有人脉的……”

“谢谢叔。”盛悠然笑着接话,心里却没想着让老王叔帮她解决冯启英的事情。就笑着转移了话题:“叔,来了港城,准备做啥?”

“决定来港城后,我就在想这事儿了。”老王叔说:“我们家从旧社会就在走镖,解放后又成立了运输队。所以来了港城,我也准备干老本行,想继续搞运输。”

在内地的运输公司,因为公私合营的事情,老王家的股份全都被国家收购了。

现在内地的企业,不管大小,就算连个小饭馆都要被国家收购,统一经营。

这种计划经济,要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会陆陆续续出现一些私营企业或者小摊贩。

老王叔一开始不愿意离开故土,来到港城这个陌生的地方。

可是盛悠然他们家一直在劝他来港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