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2 / 2)

加入书签

别人提起陆立安都是敬佩有加,因此陆立安一直自信昂扬,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可如今来了港城后,陆立安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就,连其他陆家人都比不过,更何况是作为家主的陆泽铭?

陆家的年轻一辈,大多都是年纪轻轻就闯出了一番事业。

和陆立安年岁相当的陆三少陆嘉林,也凭着自己的本事,开了属于自己的跨国公司,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陆家最废物的人应该就是陆从蓉了,可是陆立安哪甘心去和陆从蓉比较?

在他心里,女人始终是女人,怎么能男人比?

像陆从蓉那样混吃等死的人,根本不配和他比较。但是要和其他人比,陆立安又实在比不过。

这个认知,干碎了陆立安长久以来的自尊心,也让他开始怀疑人生。

但他走进书房给陆老爷子请安的时候,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太爷爷,立安来给您请安了。”

陆立安把于可心折的千纸鹤和手抄经书拿了出来:“我女儿可心,听说太爷爷身体不爽朗,特意折了千纸鹤和抄写了经书,想给太爷爷祈福。”

“都放着吧。”陆老爷子看都没看一眼于可心准备的东西,还对陆立安说:“既然来了港城,就要多多学习。别整天围着我老人家转,你们年轻人要的是打天下,而不是做些无用功。”

陆老爷子也听说了陆立安的一些事情,自然知道陆立安嘴里的女儿,是个和陆立安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陆立安喜当爹,也就罢了。

陆家有钱,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吃闲饭的人。可是陆立安来了港城以后,就心思不正。

表面是来给他请安,孝顺他这个长辈。

可实际上陆立安心里想些什么?陆老爷子心里门清。

不就是觉得当初举家搬来港城,没把他们那房人带上,让他们留在内地过穷苦日子。

可是那些人也不想想,内地是陆家的根。陆文轩早年虽然混账了点,但是在抗战时却立了大功,在解放后担任了要职。

如果让他们一起搬来了港城,那不是中断了陆文轩的前程?

更何况,陆家人全搬来了港城,那陆家在内地的根也就断了。

让陆文轩留守在内地守住陆家的百年家业,不比跟着他来港城重新打拼天下要来的容易。

陆文轩到底是陆老爷子第一个孙子,陆老爷子能不替陆文轩的子孙后代考虑?

更何况当初搬来港城时,陆家为了在港城站稳脚跟,那是流了多少血?牺牲了多少人命?

就陆老爷子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死在这场打拼和斗争中。

如今他们只看到陆家在港城过着金碧辉煌的富贵日子,可是谁又能看见,陆家这些年的不容易?

如果不是陆泽铭来了港城后力挽狂澜,如今的陆家还能不能在港城说上话都是个问题。

陆老爷子把陆家子孙后辈分散在两岸三地,目的就是为了保存陆家的实力和基业。

只要陆文轩的子孙后代,守得住陆家百年家业。

等将来港城回归后,有了港城这边的财力支持,陆文轩他们那一脉将会是陆家最出息的人。

毕竟从商哪有从政厉害?

可惜陆文轩死后,剩下的儿孙都目光短浅,看不透这个问题。

陆立安这个重孙子也和他爷爷陆文轩年轻时一个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