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8(2 / 2)

加入书签

盛悠然慢悠悠抵达纺织厂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的饭点。

于是盛悠然也拿起餐盘,混在工人堆里一起吃午饭。

“盛总。”

“盛总。”

“盛总……”

工人们看到盛悠然,都十分尊敬,有的人还想让开让盛悠然先打饭。

“你们先打,我排着就行。”盛悠然笑眯眯拒绝了。

有时候插队其实挺爽的,不过她在厂里的身份就是盛总了,总要拿出当盛总的风度来。

杨先成过来打饭,就看到盛悠然打扮精致的和工人们说话。

他有种阿妹在装大人的感觉。

“阿妹,怎么不多睡会儿?下午再来……”杨先成说完,又补充:“明天再来也行。”

他不是打趣,而是心疼:“反正最近厂子里也没什么事情,你多休息休息。”

“我不干点啥,感觉精神空虚的很。”盛悠然笑。

五十年代又没wifi和手机给她玩,她待在家里的话,团团要上学,爸妈白天也有自己的事业,就她像只咸鱼在躺尸。

一天两天还好,多躺几天,盛悠然浑身不自在,还会觉得精神空虚。

人要忙起来,忙起来就会精神满足,更别说是搞事业和赚钱这种美事了。

“盛总说的对,赚钱才得劲儿勒。”有操着内地口音的纺织女工,回应盛悠然的话:“俺每天来上班,俺也得劲儿。每个月把工资寄回去,家里老人小孩儿都有吃有穿,等钱赚多了,俺就把俺娃也接来港城过好日子。”

“可以的,以后有钱了就在港城买房定居。”盛悠然笑着说。

“房俺们可买不起,港城的楼好多都是按栋卖的,俺们只能租房住。”

纺织厂大部分的女工,都是内地来的,好多做梦都想在港城安家。也有一部分,还是想挣钱后回家光宗耀祖去!

“我听说最近有人搞起了花楼卖,大家可以试试。”杨先成提议。

“花楼?”盛悠然和员工们都好奇:“这是什么?”

杨先成解释:“就是有人准备修建一栋楼,可以按层或者按间卖,这就叫花楼,也被人叫期房。”

‘期房’这两个字一出来,盛悠然就懂了,这就是商品房的雏形嘛。

她原本还想在港城搞商品房卖,结果有人早就搞出来了。

真是每个时代都有走在前沿的聪明人,这些聪明人总能看到普通大众看不到的未来。

有的人甚至能预测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这种预测眼光的第一人,当属伟人了。

伟人曾经还预测过百年以后的新中国,和国际形势。

有著名的科学家,也在八九十年代就提议祖国弯道超车,放弃油能汽车,改方向研究新能源汽车。

只是当时因为时代的原因,搁浅了这个研究计划!

“只是现在的花楼不被法律支持,买下来有风险。”杨先成真不愧在港城商圈乘风破浪十几二十年,对港城商人的一些新动作,那是了如指掌的。

“那俺们可不敢买花楼,没保障,那钱花出去不是打水漂了嘛。”员工们纷纷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