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6(1 / 2)

加入书签

晓锦书的言下之意,看热闹行, 但要保证安全。

她不是没有分寸的人, 没反驳锦书的提议, 书瑶匆匆叫来周叔,封温玉一抬头, 见乔安虞的马车快要消失在街道尽头, 几人来不及再闲谈,忙忙追了上去。

有周叔在, 封温玉倒是没跟丢人。

就是这种尾随别人的行为, 叫她有点心虚, 生怕会被乔安虞这个当事人捉住现行。

脑子一热, 她就追上来, 等冷静下来, 她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冒失,正再纠结是否继续跟下去的时候,前头的马车停了下来。

封温玉屏住呼吸,下意识地一侧身,有点做贼心虚地想,不会发现她了吧?

要是被乔安虞逮住她,指不定怎么言语臊她呢!

紧接着,封温玉就看见乔安虞下了马车,只带着一个婢女往瓦舍里头走去,把马车停在了小巷拐角处,封温玉瞬间就明白了她的用意,这是不想引人瞩目呢。

封温玉有点迟疑了,她还要继续跟上去吗?

她是有点好奇乔安虞的反常,但明知别人藏着掖着,还要追根究底别人的隐秘就有点讨嫌了,怀着这样的心思,封温玉停了下来,正要转身离开,她就眼睁睁地看着乔安虞踏入了教坊司。

乔安虞去了教坊司!

等脑子清楚地传来这个认知时,封温玉险些惊掉了下颌。

教坊司是什么地方?里头培养各种伶人,偶尔有罪人之后也会被送到教坊司,直白地说这也是一处勾栏,顶多是比青楼好一点,里头的伶人没有那么轻易地陪客卖身。

不那么轻易,不代表没有。

而封温玉也听说过教坊司的名声,算是京城内最大的一处勾栏,里头不仅有伶人也有伶倌,是以,不止有男子会出入这里,也有一些女子出没,但都会寻个听戏的名头。

但是那些女子通常都是成了婚的,少有未出阁的姑娘出入这教坊司。

这年头女子艰难,嫁人后也得不了几年太平日子,什么纳妾养外室的数不胜数,有些性子软的就忍气吞声,默认地那般过一辈子,性子强硬的也会为了自己的儿女而忍耐。

封温玉身处高门,深知这些人家瞧着金玉其外,但内里指不定怎么腌臜呢。

和离很难,毕竟闹起来了,丢的不是一个人的脸面,不过一旦儿女成家了,没了后顾之忧,明面上是不闹开,但私底下借着听戏的名头出入教坊司的妇人可不是没有!

据封温玉所知,之前有个外放的官员在地方宠妾灭妻,妻子实在受不了,借吃斋念佛的名义去了庄子。

名头不过是哄外人罢了!实则私底下的生活快活得不得了。

那官员又是满口仁义道德的,最是好面子,能拿其怎么样?能舍得名声和离吗!

不仅不敢宣扬,还得自个儿眼巴巴地替其妻子找由头,那所谓的吃斋念佛就是他自己传出去的消息。

就如同封温玉,她娘就不止一人对她说,嫁人一事,高嫁不好,低嫁也不行,选个稍低点的门楣,日后一旦不顺心,大不了搬入自家的宅子住着,还说什么会给她的嫁妆中再添上些宅子。

封温玉纵然知道这些腌臜,但怎么也没有想到乔安虞在闺阁时就敢往教坊司跑啊!

这一旦传出去,坏的是乔家姑娘的名声。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ⅰ???????ē?n?2?????5?????????则?为?屾?寨?佔?点

纵然乔大人只要她这么一个女儿,但乔家旁支的姑娘可是不少!世人一旦怀疑乔家的家风,可不管什么主脉旁支的!

尤其是现下二皇子和四皇子都是争储的关键时刻,四皇子乃是皇后的亲生子,也是乔家的外孙,一旦乔家名声有染,二皇子一派定然会借此大力抨击乔家和四皇子。

乔安虞疯了吗?!

怎么敢在这个时候犯糊涂。

而且乔安虞已经和李家定了亲,李家那种家风一旦知晓乔安虞出入教坊司,不论她是真来听戏还是看人,都不可能再把这门婚事继续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