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2 / 2)

加入书签

节目刚录完,第一期很快就播出了。

一位比她年长三岁的男艺人在台上坦言:“毕业六七年了,始终没能得到行业的关注。可能是因为我长得丑吧,而有些演技普通的同学,却因为外形优势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这个圈子,有时候真的很现实。”

导师们纷纷给出不同看法:“其实有很多演员,哪怕外形不占优势,也能凭借扎实的演技,把小人物演活、演火的。”

“我承认这个行业存在颜值红利,但那种红利是短暂的,真正能让人走远的,永远是实力。”

“或许只是你的机会还没到,只要持续沉淀,终有一天你会被看见的。”

男艺人听完深受鼓舞。

导师随即现场出题,播放了一段经典获奖电影片段,要求他即兴复刻演绎。

温时雾坐在嘉宾席上,正翻看这位演员的简历,他几年前也曾担任过男一号,但近两年却一直在配角圈里打转。

电影片段刚开始播放,她下意识抬头,目光猝不及防地与沈砚舟的视线撞在一起。

屏幕里播放的,正是他首次斩获影帝的作品中那段高光戏份。

温时雾迅速敛去眼中的异色,专注望向屏幕。

片段情节并不复杂:一名女子试图引诱男子未果,反而指控他行为不端,男

子以冷静的智慧化解了这场危机。

温时雾被邀请上台担任这位学员的助演,需要扮演片段中试图勾引男人的女人。

这部片子,她曾在线上反复揣摩过不下十遍。

当初只是为了钻研沈砚舟的演技、台词,却意外让她押中了考题。

里面的台词,她早已烂熟于心,此刻只需瞥一眼画面,便能精准复现。

温时雾走上舞台,轻轻吸气调整呼吸,给自己半分钟的时间融入角色。

待学员准备就绪,她倏然睁眼,表演即刻开始。

温时雾完全把对戏演员想象成沈砚舟,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原片中沈砚舟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只一刹那,她便沉浸在了戏里。

然而这位学员却不按剧本出牌,擅自改动剧情,即兴发挥。

好在温时雾的即兴能力也不错,虽有短暂的停顿,却仍然流畅自然地接住了戏。

这期节目播出后,弹幕飘过一片——

“???不是原片段复刻吗?怎么还带自己加戏的?”

“差点把温姐都整懵了,不过她反应好绝,瞬间就调整好了状态!”

“看完这段立刻去补了《无罪之证》,沈砚舟那个镜头绝了,不愧是影帝!这确定不是在给《无罪之证》打广告??”

“温时雾入戏速度有点快,这演技进步神速,难怪能拿视后。”

“救命!突然对《孤舟》期待值拉满,想看温时雾和沈砚舟搭戏!!!”

小考结束后,导师毫不留情地质问:“为什么擅自改戏?你把表演当成什么了?电影创作是严肃的艺术创作,不是任由你发挥的游乐场。作为演员,擅自改戏是大忌。”

“剧本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演员的职责是理解和呈现,不是随意篡改。更何况,你的改动既不符合角色逻辑,也缺乏表演技巧。”

“这么多年不火,也找找自己的原因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