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五章:凡事要往好处想(2 / 2)

加入书签

「这,岂有此理,李文祥不过上奏谏君而已,又未犯大逆之罪,何以将其革除功名,三代不得科举?」

吏科当中,拿到诏书的给事中宋琮最先惊呼出声,顿时引得周围的不少同僚,纷纷朝此处汇聚而来。

「岂止如此,你看诏书当中,还特意明令,不许朝臣为李文祥说情,这分明是壅塞言路,要封住科道的手脚,难道我大明也要沦落到道路以目的境地吗?」

另一个给事中郑恭在看清其中内容之后,也忍不住失声叫道。

「郑给事中,慎言!」

此时,原本在旁边阅看奏章的王质也匆匆赶来,一靠近便听到了郑恭这般言语,顿时压低声音斥道。

郑恭也反应了过来,他这话说的不妥,连忙找补道。

「我的意思是,内阁竟敢如此大胆,公然和朝堂舆论作对,意图壅塞言路,阻隔内外,简直岂有此理!」

所幸的是,此时来的人还不算多,大多数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了诏书的内容上,倒是没人注意郑恭的失言,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随着周围的科道官员越聚越多,人们的情绪也越发激动起来。

「朝廷向来没有以言罪人之例,李文祥哪怕是上奏言辞失当,也该念在他一片为国之心,从宽处置,何以如此严苛?」

「不错,三代不得科考,这是大逆之人才有的刑罚,如何能用于此?」

「诸位看看这个……」

就在此时,一旁的礼科给事中韩重又翻出一份诏书,放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内阁为了阻挠我等谏言,竟然搬出了祖制拦路,简直恶毒。」

看清楚了其中内容之后,顿时有人愤然开口。

周围人的情绪也有些激动。

「朝廷虽有铨选之制,但也从不禁朝臣举荐品评官员,这份诏书分明就是强引祖制,只为了加重李文祥之罪。」

「定是内阁一众奸佞蛊惑陛下……」

「不错,定是内阁那帮奸人!」

虽然说,这份诏书当中,放宽了登极诏书中对风闻言事的要求,但是,禁止赞否朝臣的内容,还是引发了一种科道的不满。

要知道,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平时乾的就是这个活,结果现在,一道诏书下来,不准再指名道姓了,那这不是断了他们一大半的业绩吗?

当下,一众科道官员顿时群情激奋。

「不能就这麽放任内阁胡作非为,我这就上本,参奏内阁。」

「对,我等一同上本,弹劾内阁。」

「不能只有我等,还当速速派人去都察院,告知诸位御史才是……」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眼瞧着局面有些控制不住,一旁的王质眉头紧皱,突然道。

「诸位请听我一言!」

王质此前朝会之上,十分敢言,所以,在一众科道当中,算是声望颇高之人。

此时他一开口,众人倒是也给面子,勉强安静了下来。

见此状况,王质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想了想老师的嘱托,他还是勉强保持镇定,朗声道。

「诸位为国之心,王某感同身受,身为科道言官,拾遗补缺乃是我等职责,近日发生的种种,可见内阁之中必有奸佞,但我等也不可鲁莽行事。」

「李进士殷鉴在前,我等当从中吸取教训,进谏之时有所章法,万不可让李进士的牺牲毫无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