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何谓官场(2 / 2)
「在下虽在丁忧,但先父在世时曾言,既入朝堂,当以报效社稷君王为要,孝道固重,然朝廷若确有需求,又敢不效力?」
这番话一出,顿时让一旁的王质瞪大了眼睛,他再次感觉到,自己以往的很多观念,似乎在这一刻隐隐有了崩塌之势。
不过,李东阳却没有管他,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李东阳很快也便起身告辞,将时间留给了徐溥和王质这对师生。
「刚刚我们说的话,你听懂了吗?」
书房中只剩下了两人,徐溥轻轻靠在椅背上,语气平淡的开口发问。
王质面色复杂的点了点头,恭声道:「学生听懂了一些,但也有些没听懂,还请老师解惑。」
说到底,王质也并非是全然不懂官场之人,尽管初时对眼前的场面有些震惊。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就意识到,自己的老师这是在有意提点他。
明白这一点后,他便开始细细的揣摩刚刚的那番对话,只觉得这两位老大人,言语之间似乎在打什麽机锋,但又不能完全领悟。
徐溥对此,明显早有预料,睁开眼睛笑着问道。
「说说看,听懂了什麽,有何处不懂?」
于是,王质这才整理了一下思绪,沉吟着开口道。
「学生愚钝,能够听的出来,老师刚刚和李学士,是在传奉官一事上达成了一致。」
「方才在厅堂时,少詹事刘健和监察御史汤鼐急着要惩治李孜省一党,扳倒内阁,此举虽是在澄清朝堂,但陛下刚刚登基,直接大批撤换先帝旧臣,实在不妥。」
「老师身为东宫侍臣,当辅弼陛下,以朝堂安稳为重。」
「陛下既事先帝以纯孝,对于先帝老臣,自当优容,以孝道安抚群臣,也可让科道不至于厮闹不休。」
刚刚的那一番交锋,其实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之间,李东阳和徐溥这两位东宫侍臣,就已经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一致。
他们合作的基础,也是共同的目标,是执行天子的意志,尽可能以稳定的形式,处理传奉官一事,完成新旧权力交接。
至于具体的手段,当然是落在一个孝字身上。
按照李东阳所说,天子最初因李文祥动怒,就是因为他『诽谤先帝』,这便是扯了孝道的大旗。
所以,不管是徐溥还是李东阳,刚刚都多次提到孝道,明显是打算在这上面做文章。
因此,李文祥不能不救,也不能实心救。
他若是真的被革除功名,科道不会同意,可若是他不受处罚,那麽,天子就无法藉此彰显自己维护先帝名声的孝道。
再就是后宫事,选秀与否不重要,但是,不能让这件事影响到天子的孝道名声,进而影响外朝的政务。
这便是二人达成的一致。
至于最后的邀请,那自然是事成之后的好处。
目前李东阳在丁忧,但是,若是就这麽错过这场权力的重新洗牌,显然是他不愿意的。
所以,有徐溥这个清流中颇有声望的大臣出面,替他谋一个编修实录的差事,正好可以用来过渡。
当然,徐溥自己,肯定也不会少了好处,至于具体是什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