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宾客与菜单(下)(1 / 2)
第213章 宾客与菜单(下)
石守信手中拿着的,是一封「不同寻常」的信。
无论是从信的内容看,还是从写信的人看,都挺不同寻常的。
这是贾充派人送来的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这位老奸巨猾的政客,是这麽写的。
一开始,贾充便在信中明言:当年你伴驾曹髦被抓,之所以没被那些莽撞的禁军杀死,是因为我坚持要将你明正典刑处置。否则,你早就如曹髦的那些仆僮一般被杀掉后扔乱葬岗了,羊祜根本来不及救你!
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石守信作为当事人,他认为贾充没有说谎的必要。他当时被贾充「抓到」,要是对方真想弄死他,只怕当场就能杀死,压根不必抓回去下狱。
贾充旧事重提,不过是表明立场,后面说的才是重头戏。
接着,贾充又在信中写道:
如今你已经是司马攸的左膀右臂,甚至在近期发生的洛阳变乱中有惊艳发挥,已然深深卷入今后的政局争斗之中,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晋王变成天子以后,齐王(司马攸)在洛阳总揽全国军务,你在青州为齐王培养羽翼,这个格局,现在看已经定下来了。你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太子与齐王一定可以保持面子上的和睦,大概也不会专门针对你。
可是我听闻太子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个痴儿,愚笨不可言。倘若将来太子登基成天子,司马衷又被立为新太子。
到那时候,司马炎一定明白,他那个傻儿子绝对不可能是你与齐王的对手。光一个司马攸尚且不好对付,更何况是加上你这个得力之人相助?
真要有那麽一天,司马炎一定会离间你与司马攸之间的关系,收买你拉拢你。若是不成的话,则会把你调到边疆,将你的亲信和麾下势力都一并调离青州,借边境胡人的手除掉你们。
你有什麽办法可以破局呢?
贾充在信中反问石守信,然后他接着写道:
司马衷已经与我继室夫人郭槐所生次女贾午定亲,此婚姻虽然暂未成行,但已然铁板钉钉不可逆转。
我家门不幸没有子嗣,将来我不在了,这个家就是郭槐说了算。
我家长女贾褒为齐王之妻,幼女贾午为司马衷之妻。她们是同父异母之姐妹,待晋王离世之后,女随夫家,我家中内斗想停都不可能停下。
我若还在倒是好说,我若是不在了,郭槐一定会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可怜我那前妻李氏,与我深情甚笃,只因李丰之事被牵连不得不与我和离。
待我故去后,郭槐必定毒害她,那时候想来晋王都已经不在了,无法阻止此事。
司马炎与齐王斗个不停,我前妻若还活着,肯定难逃郭槐毒手,若早亡,亦是无法与我合葬。
我家中有一女名为贾裕尚未出嫁,因李氏所生,在家中遭受排挤,日子过得不太好。你若纳她为中夫人,则与齐王为连襟,对你帮助甚大。
我也不求你为我做什麽,只要将来能照拂一下我前妻李氏便好。生前让她衣食无忧,死后让她与我合葬,你便是对得起我了。
郭槐既蠢且坏,干大事一定不成,但做坏事却不择手段,将来一定会惹出大乱子。我看将来除了你以外,没人能制得住她,包括晋王的两位嫡子在内。
譬如上次来贾府抢亲之事便是你一手策划,郭槐亦是无可奈何。我对你的能力很看好,不必过于谦逊。
马上就是开国庆典了,你必定回洛阳述职。
若是对此事有兴趣的话,就去李氏在洛阳的宅院,反正上次为齐王抢亲你也去过一次。到时候李氏必定会同意这件事。
若是你对此事没有兴趣的话,那就把信烧掉,当做无事发生便是了。
司马炎上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他能上位,全凭「嫡长子」三个字。所以司马炎立太子,必为嫡长子司马衷。
痴儿为天子,这天下会如何,简直不敢想像,只是那时候我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你是聪明人,一定明白我这封信是什麽意思。贾裕性格柔弱,你对她关照一些便是,不是件难堪的事情。
信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将贾充的信放在桌案上,石守信抱起双臂若有所思。
这封信可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石守信忍不住唏嘘感慨。
正着看这封信,感觉逻辑不通,有些话说得莫名其妙的。
然后石守信反过来想了想,立刻就心念通达了。
不是石守信需要贾裕这个拖油瓶,而是贾裕十分需要石守信这张护身符!这是走遍天下都找不到的第二张的神奇护身符!
因为贾褒是司马攸之妻,所以作为司马攸的铁杆亲信和左右手,负责帮司马攸处理封国事务的大佬,石守信无论是年龄,还是实力,以及人际关系,都是贾裕唯一的归属,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
当然了,类似于苏氏兄弟之流的,也在贾充的选择范围内,可是眼光挑剔的贾充看得上他们吗?哪怕他们也是司马攸的亲信又如何?
更可怕的是,贾充预测了未来一二十年的西晋政局!而且预测得相当精准。
从这封信里面,石守信能感觉出,若是真要站队的话,贾充其实是站在司马攸这边的,起码从信里头表露出来的意思是这样。
按理说,贾充是不需要站队的,他本身就是大佬,他站在哪边,哪边就天然的势大!
可是,这只是对正常君主来说是这样!倘若,将来的天子是个傻子呢?或者说将来的太子是个傻子呢?
一切传统的规则,都将被颠覆。
本来不必站队的贾充,若是等到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他能不站队吗?
那时候到底是站「皇太弟」司马攸,还是站傻太子司马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贾充这封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时候贾充一定会站司马攸!拉拢石守信也是为了这个。
一个傻子皇帝啊,变数太大了,就像是一个气力大又不谙世事的孩童,拿着一把锋利的大刀上街,试问路人谁不害怕啊!
贾充想的并不是他自己现在如何,而是担心郭槐当家的时候乱搞。
贾充这封信表露出来的意思也很明显了:来啊,入最大的局,拿最丰厚的赏!我女儿贾裕就是进场的门票!你来还是不来给个话!
贾充也算是说话坦白了,没有说自家女儿多麽沉鱼落雁美色可人之类的,直接给利益上强度!
大家谈的都是将来如何,都不是现在的事情。
若是同意了贾充的提议,那麽石守信将来就有了干预晋国最核心政治的门票!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石守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贾裕这个小娘子无所谓,家里也不缺她给自己生孩子,也不缺她一口饭吃。
但这个把赌注押在未来的局,要不要参与,还得两说。
其实石守信并不想入局,因为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别人不知道,他却很清楚,临近履行婚约的时候,贾午因为身材弱小,年龄也太小,所以新娘子换成了贾南风。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兴风作浪。
和贾充扯上关系,将来必定也会涉及一系列相关的事情。
可是,当做无事发生真的好麽?难道现在不当回事,将来那些山崩地裂之事就不会发生麽?意外就不会来麽?
那同样是一种不可控。
这不是要不要收一个女子的事情,而是事关未来家族的生死存亡。
石守信正在犹豫的时候,眼角馀光就看到身材纤弱的卫琇,端着一个汤盅进来了。
「阿郎,瑜娘子让我给你送点滋补的鸡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