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过线者死(1 / 2)

加入书签

第153章 过线者死

成都,石守信家宅的书房里,石守信和他麾下亲信排排坐,正在商议大事。虽然天色已然不早,但众人的兴致都很高,丝毫没有回去洗洗睡的想法。

「我们已经把事情办成了,下一步,就是分饼吃!

放心,你们,还有你们麾下部曲,人人有份。」

石守信环顾众人说道。

在场众人都是面露喜色,虽然这一幕早在意料之中,但只要石守信没有开口,那就不算是尘埃落定。

所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任何利益都是要落袋为安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吃相太难看了,更何况,大笔的财货要从蜀地运出去,途遥路远不说,也是耗费人力,得不偿失。

绝对是出力不讨好。」

石守信继续说道。

李亮等人都是轻轻点头没有反对。

其实很多道理是摆在眼前的,那些方便携带的金银细软,轮得到他们拿吗?

真要拿了,卫瓘会没意见吗?胡烈等魏军将领会没意见吗?司马昭会没有意见吗?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把别人父母都杀了,还指望别人不使绊子?

所以石守信麾下部曲,只能取那些不方便携带的,比如说粮食丶布匹(非蜀锦)等物。还要辛辛苦苦搬运到洛阳。

这麽折腾难道不累麽?

「所以我的计划是,我们搜刮财帛,但是都交给卫瓘去分配。

按常理来说呢,多半都可以拿到一点,只不过这不是大头,只能算是辛苦费。

等回到洛阳,等论功行赏的时候,再以安置部曲的名义,多多摄取地盘,以及周边山川湖泽。

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我们要那些金银绢帛,并没有多大用。

等我们拿到土地,在那里建城寨建坞堡,种田种果园。

在河道里面安装水碓,在村落里装石磨养牛羊。

财富不是滚滚而来,何必盯着那些浮财呢?」

石守信非常耐心的对身边亲信解释,总之就是一句话:赏赐要以田产和家业为主,不要盯着那些浮财。

李亮在一旁帮腔道:「卫瓘将监察之权交于我们执行,若是我们大肆敛财,如何能服众?现在不拿,是为了回洛阳以后多弄一些田产作为战功的补偿。若是现在拿得多,到时候肯定要被问罪,然后一个将功折罪的藉口就把我们打发了。」

他这话说得可谓是实实在在,众人一想确实是那麽回事。

「每个士卒,都会分到土地,都会在新地方落户。把这个命令都通传下去,以安士卒之心,让他们好好在成都办差,明白了吗?」

石守信环顾众人问道。

「石监军,我们不是不相信您,只是您讲信誉,司马家可不一定讲信誉啊。

到时候若是他们佯装不知,根本不分田地怎麽办?」

别人都没说话,袭祚在那嘟囔了一句,当了一回嘴替,把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

石守信的人品有目共睹,可谓是一个唾沫一个钉,言出必行。但司马家什麽德行,大家多多少少也都有些了解。

指洛水为誓都没过去多久,亲眼所见此事的人,目前还尚在人世的一抓一大把。

「三国纷争,民不聊生,天下户口十去七八,远远没有恢复元气。

有大把的无主之地可以封赏,司马家怎麽会没有土地可以犒赏三军呢。

不过嘛,到时候司马家可能不会那麽痛快,分的土地可能已经有人偷偷在耕种,不会让我们舒舒服服的拿到手。

但是那也没什麽要紧的。

到时候我们去了,提着刀去接手就行,有什麽可担心的?」

石守信一脸不屑说道。

总之一句话,老子手里有刀,哪里去不得!

「是这个道理,洛阳周边或许良田不多,但别处的话,绝对不少!」

李亮在一旁帮腔道。

听石守信这麽说,众人总算是放下心来。

石守信看向李亮吩咐道:

「你在军中挑选一百个机灵点的士卒,去成都城内城外都查一查问一问,谁家产业多,谁家库房里的东西多,都记下来,在地图上标注好。

那些穷苦百姓就不必去打扰他们了,我们专门挑肥羊就行。明天就去办,两天之内办好!」

李亮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他一脸激动说道:「请石监军放心。」

「现在已经是军司马了,叫石司马也是一样。」

石守信忍不住提醒道。

乖乖,都当军司马了啊!虽然是代理的,回长安就会自动去职,但好歹也是军司马啊!

众人都是一脸钦佩看向石守信,什麽叫年少有为,什麽叫少年得志,这就是了!

「孟观,马隆,你们负责搜刮……问询城外大户,让他们花钱消灾。

春天到了,交钱的人,我们给他们家门楣上挂个花环,其他人就不骚扰了。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一毛不拔的,当天晚上就让他们知道什麽叫狼行千里吃肉!」

石守信继续安排大事,说着抢劫的事情,脸不红心不跳的。

「石司马,那成都城内的呢?」

马隆开口问道。

「那是留给关系户的,我得问问卫瓘的意思,这种浑水就别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