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东夷——吐玛王国(2 / 2)
「既然短时间内上不来,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主公,山下吐玛河的附近,东夷有座城,名叫多摩城,原有兵丁三千驻守,待六月发现上游高山峻岭内有我方关隘后,对方不知道从哪里紧急徵调了三千精锐骑兵,如今同样驻守在多摩城附近。」
「那就是六千了。」
陈珂碾摩着手上的杯子。
「东夷国内是什麽情况?」
二郎闻听当即翻开案前的蓝皮书册,仿佛在作报告一样。
「主公,根据商社商人传来的信息。
东夷国自称为「吐玛王国」,东夷国是中原人的叫法。
这个国家地势狭长,山地较多,南北最远距离有2000馀里,东西最宽处不过400里,最短处也不过150馀里,西边为魂断山脉,东侧则为茫茫大海。
全国人口估算在二三百万之间。
由吐玛人丶乌人丶穆人丶漕人等,还有少数的雍人组成。」
「等等。」陈珂打断了二郎:「什麽穆人丶漕人的,我怎麽都没听过?」
二郎回应。
「主公,这些都是已经被灭亡了的国家和部落,在国破家亡之后,到处逃难,很多还都是胡人那边的,就连雍国立国之前也有不少失意的中原人跑到这里来躲避战火。」
「原来如此,一帮失败者联盟啊,怪不得中原人叫他们东夷。
你继续。」陈珂示意。
「诺。
因东夷地处大雍北疆的东侧,南边有启甸关这种地方威胁着,且曾与大雍发生过几次战争,隐隐处于敌对的状态。
北方黑河下游地区还与草原接壤,东夷国也时长受到草原诸部的袭扰和劫掠,因此,东夷国武备为先,民生次之。
其中北部的黑河下游,为防范草原诸部兵峰最盛,有六个「伽玛」的编制。
「伽玛」在「吐玛人」的语言中,寓意着「勇士」,这是东夷特有的编制,每个编制约一万二千人左右,六个「伽玛」,总数应该在七万人上下。
眼下,据说其中两个「伽玛」就在黑河之中逆流而上,正在劫掠隶属抚州的河西府,还与抚州派出的援军大战了两场,双方各有胜负。
原因嘛,属下也查了,大抵是今年东夷国全年降雨不足,多地乾旱,就连他们的圣河吐玛河下游都快干了,东夷国今年不说颗粒无收,却也不太好过,因此,才想办法外出劫掠,以缓解自身粮食不足的困境。」
海边上的国家,竟然还会出现乾旱?
会的。
沿海国家是否乾旱,取决于本地降水和蒸发的平衡关系,而非简单靠海这一地理特徵所能弥补的。
现代有些沿海国家,照样会发生乾旱。
当然,眼下在古代,其实不光是东夷国,北疆的形式也不容乐观。
因为除了保民寺那天晚上,陈珂在北疆就没见过雨。
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了。
古代用的是阴历记日,早秋七八月,中秋九月,晚秋十月,一些早秋作物,眼下都已经快要丰收了,但整个作物的生长周期,竟然只下了一次雨,这对于庄家来说,可不是个好兆头。
尤其是,今年这麽多人揭竿而起,那麽多世家跳出来,其实未尝没有转移矛盾的因素,毕竟,
今年若是出现绝收,那怕是要饿死很多人了。
想到这里,陈珂叹了口气。
「你继续。」
「诺。」
「除了东夷国北方乾旱,南方也一样,许多河水支流甚至已经乾涸了。
为缓解粮食不足,东夷国甚至想要从北疆的龙州买粮食,但龙州那边似乎不打算卖,因此,东夷国集结了四个「伽玛」的编制,似有准备进犯龙丶廖二州交界的启甸关之意,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强行劫掠附近农庄和田地的架势。」
「除了南北两端集结的重兵,因有魂断山脉阻挡,东夷国在这片狭长的腹地内驻守的军队并不多,根据估算,大概也只有3-4个「伽玛」的编制,最多不超过5万人。」
陈珂点了点头,然后询问了东夷国首都的兵力布置。
「白马圣城呢?」
二郎回应着,甚至还起身来到陈珂面前,铺开了一张商人绘画的地形图,众人都围过来,二郎指着地图说道。
「白马圣城在多摩城以东,约三百四十里处,地处吐玛河下游的北岸,除了常年驻守的5000圣卫禁军之外,只有一个「伽玛」的编制驻扎在附近。
袭击此地只有两条路线,一是乘船顺流而下,二是沿着吐玛河东进,然后抢夺白玉桥,从这条贯通吐玛河南北的石桥北上攻白马圣城。」
陈珂想了想,第一条路太慢了,兵贵神速,只能选择第二条了。
但想要速度快,就必须要有马。
陈珂算了一下,眼下长治久安,大概有系统战马一千多匹,兵员却有近四千。
当然,如果刨除调离到草原的那二百多人,眼下大概只有三千八百人了。
村庄是基本盘,是后勤的根基,肯定要留人驻守的,因此,此次最多只能带走三千人出去,可系统马只有一千多匹,战马依旧有些不够用。
不过,他突然想到了之前二郎描述的一个信息。
最近东夷国竟然派遣了三千骑兵援助多摩城,眼下正驻守在吐玛河的上游?
嗯,这倒是个好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