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捐个监生出身(2 / 2)

加入书签

有最高官员的认可,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堤岸华人领袖,谁能够好好谈,谁更加爱国了。

「长官,都搞定了?」勒菲弗尔看到科曼再次出现急忙询问道,法国本土会给海外省一些木材份额,但肯定不太多,顶不了太长时间。

「搞定了,钱我不想给,木材我又想要,就只能在地位上想想办法。」

科曼扬了扬手中总督府盖棺定论的文件道,「不过华人的价值还是在于本身这个群体的规模,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对非洲的掌控,而我们在北非的移民则不占据人口优势。」

科曼还是想要把华人迁走,冲散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的人口优势,而不是为了一点点木材缺口。

越南统一后不久,开始清算买办丶资本家,搞社会主义改造。

想走可以,要给政府交几根金条,然后自己想办法乘渔船离开。

财产都被没收了,去哪儿凑金条,很多人只能给国外的亲朋好友写信求助,只有向政府交纳金银才能脱生。不知道多少人葬身鱼腹。

这当然需要操作,时间并不急迫,现在科曼只不过是在框架允许之内,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等到应该进行实操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留情。

蒂埃里少校很快就帮科曼召集了堤岸五大宗族帮会的代表,这些华人宗族代表也给于了热烈的反馈。

科曼在第二天就前往堤岸,去了之前顾青那个当地最大的饭店,一定要入乡随俗,华人不就是喜欢边吃边聊麽?

堤岸华人帮派的代表也纷纷涌入,其中包括了很多着名华人领袖比如郭家和李家的后人。

顾青的饭店一整层都被挤满,科曼也少见有这麽热闹的场面,恍惚间他甚至有种错觉,自己正在结婚。

好在身上的皮还有点用,华人背井离乡对堤岸的黑警尚且要低头做人,对法国正规军人更是态度良好,人虽然多但是却非常安静。

「既然都来了,我就不隐瞒自己的目的,目前军队有一批木材缺口,需要一个专职部门来管理这件事。这对于华人来说是一个机会。」科曼也不用和华人拉关系,讲究利益比交情可靠多了。

话锋一转科曼又表示现在法属印支政府财政上困难,这个部门可能需要华人贡献主观能动性,其实就是法属印支政府不想出这笔钱,要用华人的劳动力和财富来办法国的事。

科曼本人要双赢的企图过于明显,乃至于在场的华人面面相视,估计脑海中都出现一个问号,眼前的法国人是不是在勒索自己?

但是科曼又马上打消了这些各个宗族帮派代表的疑虑,表示这个部门的级别很高,在社会地位上会提高华人影响力,目前法属印支没有一个部长级华人官员,就连学政官陈仲金也不是,但是新部门的官员确实是部长级官员,这对堤岸的华人群体是一个历史性突破。

说到这,很多宗族帮派的代表就明白了,他们对这种行为也有所耳闻,不就是捐官嘛,东方大国又不是没有这种事,最常见的是捐一个「监生」国子监学生资格。

有了这个资格,就脱离了平民身份,可以穿儒生服装,见官不跪,并获得了参加乡试考举人的资格。

或者购买一个高于自己现职的荣誉官衔比如候补道台,享受相应的品级和顶戴待遇,但没有实际权力。

哪怕是常公治下这种事同样很多,炮党里面各种荣誉少将之类的头衔可一点不少见。

「长官,政府让我们做什麽。」随着这一问候,气氛一下子空前热烈起来,有钱但是没有地位的华人长期就受困于此,乃至于连黑警都能对他们吆五喝六,科曼扔出来一个部长级官员的位置,直接让堤岸的华人群体心神激荡。

「我对你们的期待很大,说不定我们有守望相助的基础,当然这个前提是你们能帮我把事情办好。」科曼并不认为捐官这种一般王朝末期的操作有什麽问题,法属印支能不能存在十年都要看运气,他还在乎扔出去两个官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